《禁中月》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一轮明月从海边升起一直到照射在禁中池塘的全过程。全诗直白如话、轻快自然、循序渐进。这首诗虽然表现出诗人孑然一身的寂寞孤独,但诗人也流露出自己同明月相伴,心情自然亦同明月一样明朗清净。
海水明月出,禁(1)中清夜长。
一轮明月从海水里升了起来,在这皇宫中清净的夜晚便显得悠长。
东南楼殿白,稍稍(2)上宫墙。
月光照亮了东南的楼殿,然后又渐渐地照上了宫墙。
净落金塘(3)水,明浮玉砌(4)霜。
月光明净地照射在池塘里,水面上的光冷清得像玉石、寒霜一般。
不比人间见,尘土污清光(5)。
这月光跟尘世上的其他光亮相比,没有被尘土污盖掉清净的光芒。
(1)禁:宫禁,皇帝的住处。
(2)稍稍:渐渐地。
(3)金塘:此喻池塘被月光染成金色。
(4)玉砌:玉石砌成的砖瓦。
(5)清光:清亮的月光。
唐贞元十九年(803)春,白居易与元稹等人以书判拔萃科登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唐永贞二年(806)罢校书郎。此诗或作于任校书郎其间。题为“禁中月”,即为白居易在皇帝住处看月亮,由所见所感作《禁中月》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