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松间药臼竹间衣。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一个幽禽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月斜西院愈声悲。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临江仙·信州作》是北宋词人晁补之所写的一首词,词中表现出一种谪居异乡的苦闷和厌弃官场而向往故里的情感。上片描写谪居生活情形,写出自己寂寞凄清的心境。下片写思归之情,借杜鹃苦啼,写人彻夜不眠,最后点出欲归之意。全词意境凄清幽冷,情感深沉。
谪宦江城(1)无屋买,残僧(2)野寺相依。松间药臼竹间衣(3)。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被贬来到江城买不起房屋,只能与仅存的几个和尚在野外的寺庙里相依。在松林捣药竹林中挂放长衣,来到水源穷尽处,坐而远眺白云涌起时。
一个幽禽(4)缘底事(5),苦来醉耳边啼?月斜西院愈声悲。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一只幽栖的鸟儿为什么在我这醉汉耳边苦苦悲啼?月向院西斜移而鸟鸣之声更悲切。青山虽然无限好,但杜鹃鸟还是说“不如归去”。
(1)江城:即信州,因处江边,故称。
(2)残僧:老僧。
(3)松间药臼竹间衣:在松下捣药,竹间晒衣。
(4)幽禽:指杜鹃。
(5)缘底事:为什么。
补之幼而能文,颇有经世济民的抱负与才干。三十几岁便任职秘书省,并出知齐州,有政绩。但是,因涉于新旧党争,于哲宗晚年,以“修神宗实录失实”罪名“降通判应天府亳州,又贬监处信州酒税”。这首《临江仙·信州作》就是在词人被贬监处信州酒税时写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