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李白二首·其一

杜甫 〔唐代〕 杜甫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梦李白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组记梦诗。这组诗是杜甫听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积思成梦而作。组诗以梦前、梦中、梦后的次序叙写。第一首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老友吉凶生死的关切;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死别已吞声(1),生别常恻恻(2)

为死别往往使人泣不成声,而生离却常令人更加伤悲。

江南瘴疠(3)地,逐客(4)无消息。

江南山泽是瘴疬流行之处,被贬谪的人为何毫无消息?

故人(5)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老朋友你忽然来到我梦里,因为你知道我常把你记忆。

恐非平生(6)魂,路远不可测。

梦中的你恐不会是鬼魂吧,路途遥远生与死实难估计。

魂来枫林(7)青,魂返关塞(8)黑。

灵魂飘来是从西南青枫林,灵魂返回是由关山的黑地。

君今在罗网(9),何以有羽翼(10)

你如今陷入囹圄身不由己,哪有羽翼飞来这北国之地?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11)

明月落下清辉洒满了屋梁,迷离中见到你的颜容憔悴。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12)

水深浪阔旅途请多加小心,不要失足落入蛟龙的嘴里。

注释

(1)吞声:极端悲恸,哭不出声来。

(2)恻恻:悲痛。

(3)瘴疠:疾疫。古代称江南为瘴疫之地。

(4)逐客:被放逐的人,此指李白。

(5)故人:老朋友,此指李白。这是杜甫常用的越过一层、从对方写起、连带双方的手法。故人知我长相思念而入我梦,则我之思念自不必言,而双方之相知相忆又自然道出。

(6)恐非平生:疑心李白死于狱中或道路。

(7)枫林:李白放逐的西南之地多枫林。

(8)关塞:杜甫流寓的秦州之地多关塞。李白的魂来魂往都是在夜间,所以说“青”“黑”。

(9)罗网:捕鸟的工具,这里指法网。

(10)羽翼:翅膀。这两句一本置于“明我长相忆”之后,“恐非平生魂”之前。

(11)颜色:指容貌。

(12)无使蛟龙得:指李白的处境险恶,恐遭不测。祝愿和告诫李白要多加小心。

创作背景

公元758年(乾元元年),李白被流放夜郎(治所在今贵州正安西北),第二年春,行至巫山遇赦,回到江陵。杜甫远在北方,只听说李白被流放,不知道他已被赦还,忧思拳拳,久而成梦,于是写下了两首《梦李白》诗。

拼音版

mèngbáièrshǒu··

biétūnshēngshēngbiécháng

jiāngnánzhàngzhúxiāo

rénmèngmíngzhǎngxiāng

kǒngfēipíngshēnghúnyuǎn

húnláifēnglínqīnghúnfǎnguānsāihēi

jūnjīnzàiluówǎngyǒu

luòyuèmǎnliángyóuzhàoyán

shuǐshēnlàngkuòshǐ使jiāolóng

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诗圣)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