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庙》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76年),当时杜甫正流寓夔州,因瞻拜武侯祠有感而作此诗以悼念诸葛亮。该诗前两句描写庙内、外的景色,描写山之空寂,也暗示武侯一生的志业早已随岁月而消逝,回首往事一切皆空。后一联诗以短短十个字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道出了武侯放弃早年隐居南阳的生活而终身尽瘁国事,以身许国、义无反顾的境遇和心情。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1)。
武侯庙的孔明先生的画像早已遗落不知何处,整座山空寂只有草木徒长。
犹闻辞后主(2),不复卧南阳(3)。
站在这里好似还能听到诸葛亮作辞别后主的声音,可他壮志未酬,病死军中,再也无法功成身退,回到故地南阳了啊。
(1)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两句写庙景,言武侯去世时间之久远。丹青:指庙中壁画。落:剥落,脱落。空山:指白帝山。草木长:草木茂长。
(2)辞后主:蜀汉后主建兴五年(227),诸葛亮出兵汉中,实行伐魏,临行上《出师表》,向后主刘禅辞行,告诫后主要亲君子,远小人,表明自己的一片忠贞之心。
(3)南阳:郡名,今河南南阳。
《武侯庙》这首诗作于公元766年(唐大历元年)。《武侯庙》与《八阵图》均为公元766年(大历元年)所作。当时诗人流寓夔州,诗人无所事事,一天来到武侯祠,看到一片破败荒凉的景象,不禁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咏怀五绝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