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为北宋词人晏殊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描写秋日的景色。上片从近景写到远景用芙蓉、金菊、红树勾画出一幅绚丽的金秋图画。下下片用流水、碧天、鸿雁描绘深秋的淡雅高阔,并融情入景,点染出词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和仕途上的期待。这首词写景淡而有味,富于画意;语言温润端丽,秀洁清新;意境高远淡雅、陶然旷达。
芙蓉(2)金菊斗(3)馨香(4),天气(5)欲重阳(6)。远村秋色如画,红树(7)间(8)疏黄。
芙蓉花和金黄的菊花在争妍斗艳,日子已将近重阳的时候。远处的村庄秋色如画,红红的树叶间杂着稀疏的黄叶。
流水淡(9),碧天长,路茫茫。凭高(10)目断(11),鸿雁(12)来时,无限思量。
流水清浅,碧空万里,道路茫茫难有尽头。我登上高处,极目远望,看见鸿雁飞来,心中涌起了无限的思量。
(1)诉衷情:词牌名,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三平韵。
(2)芙蓉:木芙蓉,一说为荷花,与时令不符。
(3)斗:比,争。
(4)馨香:散布得很远的香气。
(5)天气:时令,时节。
(6)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赏菊之俗。
(7)红树:指秋天叶子变红的树,如枫树等。
(8)间:夹杂。
(9)淡:此指水缓流平满貌。
(10)凭高:登临高处。
(11)目断:望尽,望到望不见。
(12)鸿雁:即大雁。大者为“鸿”,小者为“雁”。
作者于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赋此词,时四十八岁,为陈州(今河南淮阳)知州。他由参知政事贬来此地已六年,常借酒遣怀,《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此词是秋天在开封登高远望时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