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蓟北归》是唐朝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先写南行出发时悲寂的的景象,继而刻画塞外独特的风光,言辞悲壮、苍凉,画面苍茫、旷远,抒发了诗人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愤懑不平之情。
驱马(1)蓟门北,北风边马哀。
策马驰奔在蓟门之北,北风呼啸边地马鸣声哀。
苍茫(2)远山口,豁达(3)胡天开。
远望山口只是苍茫一片,走出峡谷才见胡天豁然大开。
五将已深入(4),前军止半回(5)。
五将已经深入敌境,前军只有一半返回。
谁怜不得意,长剑独归来(6)。
还有谁怜惜我这个失意之人,只好弹着长剑独自归来。
(1)驱马:驰马。
(2)苍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
(3)豁达:豁然通达,形容开朗。
(4)五将已深入:汉宣帝时,曾遣田广明等五将军,率十万余骑,出塞二千多里击匈奴。
(5)止半回:只有半数生还。
(6)长剑独归来:《战国策·齐策》载,冯谖为孟尝君门客,未受重用时多次倚柱弹剑而歌“长剑归来”,后受到重用。诗人用此典指自己未受重用,报国无门。
开元二十一年(733)闰三月,唐军大败于契丹和奚。《自蓟北归》该诗作于这年冬天,诗人自蓟北南归,回忆起这惨痛的教训,感慨庸帅误国而自己报国无门,心有所感,写下来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