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

俞国宝 〔宋代〕 俞国宝

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箫鼓,绿杨影里秋千。

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取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是南宋俞国宝的词作。词记述西湖盛景。上片写游湖的兴致与西湖美景。西湖路上,车马纷繁。“红杏香中”,笙歌处处。点染了绿杨红杏,歌舞连绵的西湖风光。下片写湖上天气晴和,春光明媚。暖风十里,游人如织。钗光鬓影,花压鬓云。结句“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运思新巧,情韵无限。通篇旖旎和婉,风雅秀丽。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一春(2)长费(3)买花钱(4),日日醉湖边。玉骢(5)惯识西湖路,(6)嘶过、沽酒(7)楼前。红杏香中箫鼓(8),绿杨影里秋千。

入春来不知耗费多少买花钱,一天天沉醉在西湖湖边。玉骢马熟识逛西湖的路,昂首嘶鸣走过酒楼楼前。红杏芳香中箫鼓震天轰响,绿杨婆娑树影里欢荡秋千。

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9)偏。画船载取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10),来寻陌上花钿(11)

春风十里路上丽人翩翩,满头的花朵把云鬓压偏。夕阳西下画船载着春光归去,未尽游兴全付与湖水湖烟。明日还要带残存的醉意,到湖上小路寻找遗落的花钿。

注释

(1)风入松:古琴曲有《风入松》,唐僧皎然有《风入松歌》,调名源于此。词牌名。有双调七十二、七十三、七十四、七十六字四体,平韵。

(2)一春:整个春天。

(3)长费:指耗费很多。

(4)买花钱:旧指狎妓费用。

(5)玉骢:毛色青白相间的马。

(6)骄:马壮健。

(7)沽酒:从市上买来的酒;买酒。

(8)箫鼓:箫与鼓。泛指乐奏。

(9)鬓云:形容发髻浓黑如云。

(10)残醉:酒后残存的醉意。

(11)花钿:女子头饰。用金翠珠宝制成的花形首饰。

创作背景

据周密《武林旧事》卷三,这首词是太学生俞国宝题写在西湖一家酒肆屏风上的。已作太上皇的宋高宗一次偶然的机会看见了这首词,“称赏久之”,认为“甚好”,还将其中“明日再携残酒”句改为“明日重扶残醉”,俞国宝也因而得到即日解褐授官的优待。

拼音版

fēngsōng··chūnchángfèimǎihuāqián

chūnchángfèimǎihuāqiánzuìbiāncōngguànshí西jiāoguòjiǔlóuqiánhóngxìngxiāngzhōngxiāo绿yángyǐngqiūqiān

nuǎnfēngshíréntiānhuābìnyúnpiānhuàchuánzàichūnguīqíngshuǐyānmíngchóngcánzuìláixúnshànghuādiàn

作者简介

俞国宝

俞国宝

南宋著名诗人

俞国宝(生卒年不详),号醒庵,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宋淳熙间太学生。况周熙《蕙风词话》卷二谓俞词“第流美而已。顾当时盛传,以其句丽可喜,又谐适便口诵,故称述者多”。《全宋词》辑其词五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