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老子 〔先秦〕 老子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译文注释 作者简介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1)塞其兑,闭其门(2)挫其锐,解其纷(3);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4)。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5);故为天下贵。

聪明的智者不多说话,而到处说长论短的人就不是聪明的智者。塞堵住嗜欲的孔窍,关闭住嗜欲的门径。不露锋芒,消解纷争,挫去人们的锋芒,解脱他们的纷争,收敛他们的光耀,混同他们的尘世,这就是深奥的玄同。达到“玄同”境界的人,已经超脱亲疏、利害、贵贱的世俗范围,所以就为天下人所尊重。

注释

(1)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此句是说,知道的人不说,爱说的人不知道。另一种解释是,聪明的人不多说话,到处说长论短的人不聪明。还有一种解释是,得“道”的人不强施号令,一切顺乎自然;强施号令的人却没有得“道”。此处采用第二种解释。

(2)塞其兑,闭其门:塞堵嗜欲的孔窍,关闭起嗜欲的门径。

(3)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此句意为挫去其锐气,解除其纷扰,平和其光耀,混同其尘世。

(4)玄同:玄妙齐同,此处也是指“道”。

(5)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这几句是说“玄同”的境界已经超出了亲疏、利害、贵贱等世俗的范畴。

拼音版

dàojīngshíliùzhāng

zhīzhěyányánzhězhīsāiduìméncuòruìjiěfēnguāngtóngchénshìwèixuántóngérqīnérshūérérhàiérguìérjiànwèitiānxiàguì

作者简介

老子

老子

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陈(后入楚)国苦县(古县名)。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