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钱起 〔唐代〕 钱起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家僮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是唐代诗人钱起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是一首邀请朋友赴约的诗,诗的前三联全是绘景,着力描墓山居的景物美,隐含诱惑对方快来赏玩之意,末句写家僮扫径以侍,盼友人来临的心情殷切,并点明邀约之意。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将水、云、竹、山、鹭、花人格化,写得极富感情。这首诗语言清丽,情真意切,风格清新奇淡,艺术感染力较强。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泉壑(1)茅茨(2),云霞生薜帷(3)

山泉沟壑绕着我的茅舍,云霞掩映帷幕般的薜荔。

(4)新雨(5)后,(6)爱夕阳时。

新雨过后青竹更是苍翠,夕阳挥中山色增添秀美。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7)

悠闲的白鹭早早就栖息,秋日的花朵迟迟不凋谢。

家僮(8)萝径(9)(10)与故人期。

家僮清扫着松萝的小径,早与故人相约盼他到来。

注释

(1)泉壑:这里指山水。

(2)茅茨:原指用茅草盖的屋顶,此指茅屋。

(3)薜帷:生长似帷帐的薜荔。

(4)怜:可爱。

(5)新雨:刚下过的雨。

(6)山:即谷口。

(7)迟:晚。

(8)家僮:即家童,旧时对私家奴仆的统称。

(9)萝径:长满绿萝的小路。

(10)昨:先前。

创作背景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这首是一首邀请友人来访的诗,当作于作者进士及第之前居住于蓝田的书斋刻苦读书之时。

文学赏析

从诗题中不难看出这是一首邀请朋友赴约的诗歌,诗人着力刻画他的书斋的清幽雅致,意在表达对杨补阙的盛情,期待他能如期来访,而这些主要是通过对书斋周围景物的准确、细腻的描绘来实现的。

首联中「茅茨」为「茅屋」之意,在这里指的是诗人简朴的书斋。「薜帷」指「薜荔的墙帷」。应理解为墙上长满了薜荔,显示了居所的自然状态。句中用得最妙的是「带」字,应为动词「像带子一样环绕」,与第二句中的「生」相对应,能充分的引发读者的想象:山泉沟壑萦绕着诗人的小屋,浮云彩霞似从小院中升腾而起。此联为全诗的起笔,远观书斋,山环水绕,云蒸霞蔚,如赏人间仙境。

颔联与颈联写书斋周围的景物,「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是此诗是最出彩的句子,二者为倒装句,先突出了竹林山色令人怜爱,而后又以「新雨后」「夕阳时」修饰,指出它们令人怜爱的原因是雨后新绿、夕阳渲染,如此遣词造句,不仅让这些景物融入了人的情感,而且让它们具有了极强的色彩感,使读者很有质感地感受到竹林高山的清秀壮丽。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写了这里的鸟与花。白鹭早早的休息,只因一个「闲」字,充分说明了这里的幽静:鸟儿少有人打扰,便可过着悠闲舒适的生活。秋花迟迟不肯落下,只能说明这里的环境适宜它们生长,便可久驻枝头。写鸟、花意在突出书斋环境的清幽雅致、清新宜居。

尾联写诗人早已让家人把那缀满绿萝的小径打扫干净,原因是昨天与杨补阙的约定。一如「花径缘客扫,蓬门为君开」之妙。诗人在上文极力地推崇书斋的环境,意在引出这个约定,希望朋友能如约而至。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此诗用字精准,形式工整,手法独到,写景唯美,表意含蓄,值得后人品读。

作者简介

钱起

钱起

唐代诗人

钱起(722—780),字仲文,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区)人。公元751年(唐玄宗天宝十年)登进士第,曾任蓝田尉,官终考功郎中。“大历十才子”之一。诗以五言为主,多送别酬赠之作,有关山林诸篇,常流露追慕隐逸之意。与刘长卿齐名,称“钱刘”;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有《钱考功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