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杕之杜,其叶湑湑。独行踽踽。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有杕之杜,其叶菁菁。独行睘睘。岂无他人?不如我同姓。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唐风·杕杜》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全诗二章,每章九句。此诗写一个流落街头的流浪者,境遇窘迫,举目无亲,亦无人问津,显得凄惨无比。全诗二章,每章九句,运用复沓章法,二章内容除用韵换字外基本相同,通过一个人的命运,向后世真实展示了一幅古代难民的流亡图,艺术视角非常独特。
有杕(2)之杜(3),其叶湑湑(4)。独行踽踽(5)。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6)。嗟行之人(7),胡不比(8)焉?人无兄弟,胡不佽(9)焉?
路旁赤棠孤零零,树叶倒是密密生。独自流浪好凄清。难道路上没别人,不如同父兄弟亲。叹息来往过路人,为何不与我亲近?兄弟不在无依靠,为何不将我帮衬?
有杕之杜,其叶菁菁(10)。独行睘睘(11)。岂无他人?不如我同姓(12)。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路旁赤棠孤零零,树叶倒是密又青。独自流浪多悲辛。难道路上没别人,不如同姓兄弟亲。叹息来往过路人,为何不与我亲近?兄弟不在无依靠,为何不将我帮衬?
(1)唐风:《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十二篇。
(2)有杕:即“杕杕”,孤立生长貌。杕:树木独特、孤独貌。
(3)杜:木名。棠梨,赤棠。
(4)湑湑:形容树叶茂盛。
(5)踽踽:单身独行、孤独无依的样子。
(6)同父:指同胞兄弟;一说同祖父的族昆弟。
(7)嗟行之人:嗟,悲叹声。行之人:道上行路之人。
(8)比:亲近。
(9)佽:资助,帮助。
(10)菁菁:树叶茂盛状。
(11)睘睘:同“茕茕”,孤独无依的样子。
(12)同姓:同一祖先,同族兄弟。一说一母所生的兄弟。
《唐风·杕杜》的创作背景,或是战乱,或是饥荒。旧说如《毛诗序》谓“《杕杜》,刺时也。君不能亲其宗族,骨肉离散,独居而无兄弟,将为沃所并尔”,为今人所不取;而朱熹《诗集传》谓此为“无兄弟者自伤其孤特而求助于人之辞”,则差为近之。或是战争使骨肉离散,沦为难民;或是灾荒使百姓失所,乞食四方。不管哪种情况,这都是一首抒写心灵感受的流浪者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