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晓角·人影窗纱

蒋捷 〔宋代〕 蒋捷

人影窗纱,是谁来折花?折则从他折去,知折去、向谁家?

檐牙,枝最佳。折时高折些。说与折花人道:须插向、鬓边斜。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霜天晓角·人影窗纱》是宋代词人蒋捷创作的词作。此词在宋词中是一首很别致的作品,它是小令,却又像一篇短小的散文或特写,描写一段生活情景。它打破宋词多抒发作者主观情怀的写法,客观地描写人物的活动和心理,做到了生活化、口语化,十分自然。从屋外人影投在窗纱:有人来折花这一简单的事,生出许多周折和意趣——是谁折花。让他折去,折花送谁。下片写词人所言,语虽浅白却极精炼——你折那檐边最好的,并向那折花人建议——插时要鬓边带点斜。通过一段生活情景、一个生活细节,表现出词人的情趣和对生活的热爱。既吸取了散文小品白描、轻灵的特点,又保持了宋词的疏淡和“骚雅”。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人影窗纱(1),是谁来折花?折则(2)他折去,知折去、(3)谁家?

人影映上窗纱,原来是:有人来摘花。折花,让他随便折吧!不要管——她摘了花去谁家!

檐牙(4),枝最佳。折时高折些。说与折花人道:须插向、鬓边斜(5)

告诉她:屋檐边那一枝,是最好的花,折的时候,折高一点;戴的时候,要在鬓边斜插。

注释

(1)人影窗纱:倒装句,谓纱窗映现出一个人影。影:这里活用作动词,映照影子的意思。

(2)从:听随,听任。

(3)向:到。

(4)檐牙:屋檐上翘起如牙的建筑物。

(5)鬓边斜:斜插在两鬓。

创作背景

对于《霜天晓角·人影窗纱》这首词,有人以为“绝对不可能那么简单就写‘折花’这件事”.而是有所寄托的。据此认为:“此词,可能创作于南宋恭帝被掳北去,宋端宗在福州、潮州等处建立小朝廷之时。”写的是“人们传说有官府来请他出去做官的事情”,这首词就是他对这种传说的回答。

拼音版

shuāngtiānxiǎojiǎo··rényǐngchuāngshā

rényǐngchuāngshāshìshuíláizhéhuāzhécóngzhézhīzhéxiàngshuíjiā

yánzhīzuìjiāzhéshígāozhéxiēshuōzhéhuāréndàochāxiàngbìnbiānxié

作者简介

蒋捷

蒋捷

南宋词人、宋末四大家之一

蒋捷(约1245—1305后),字胜欲,号竹山,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先世为宜兴巨族,咸淳十年进士。宋亡,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其气节为时人所重。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 、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有《竹山词》。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