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拂拭残碑

文徵明 〔明代〕 文徵明

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岂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最无辜、堪恨更堪悲,风波狱。

岂不念,疆圻蹙!岂不念,徽钦辱!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满江红·拂拭残碑》是明代文徵明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写发现残碑,继而引出岳飞冤狱,下片写如果岳飞迎回徽钦二宗,宋高宗将何地以处,明确指出杀害岳飞的真凶是宋高宗赵构。整首词感情沉着而慷慨,议论痛快而淋漓。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拂拭残碑(1)敕飞字(2)、依稀堪读。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岂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3)。最无辜、堪恨更堪悲,风波狱(4)

拂去残碑上的杂物,当年敕封岳飞时的文诰依稀可辨。感慨当初是那样的倚重岳飞,而后来又是那么的残酷。难道是功高震主就身当该死,遗憾的是事情已经过去了,空费口舌也于事无补。最无奈且可恨可悲是风波亭冤狱。

岂不念,疆圻蹙(5)!岂不念,徽钦辱(6)!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载休谈南渡(7)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8)、一(9)亦何能,(10)(11)

难道就不想疆土在逐日散失,难道就不想徽钦二宗被俘而去的奇耻大辱。想的是如果迎回徽钦二宗,赵构的帝位又怎能相属。千百年来再不要说不该南渡错误了,当时就怕收复中原。可笑地是区区一个秦桧能干什么,他只不过是迎合了赵构的心意而已。

注释

(1)残碑:掘地所得之刻石,详见创作背景。

(2)敕飞字:宋高宗赵构赐给岳飞的字。

(3)难赎:指难以挽回损亡。

(4)风波狱:绍兴十年(1140年),在岳飞挥师北伐抗金、连连取胜之时,却被以十二道金牌召回。不久被诬下狱,以 “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于大理寺狱风波亭(故址在今浙江杭州市)。

(5)疆圻蹙:国家疆域因被侵占而缩少。

(6)徽钦辱:北宋徽宗、钦宗于靖康二年(1127年)被金兵俘虏北上,成为宋朝的奇耻大辱。

(7)南渡:指徽、钦二宗被掳后,康王赵构过江逃到杭州,建立南宋政权,是为宋高宗。

(8)区区:小小、不足道。

(9)桧:指秦桧,是杀岳飞的主使者。

(10)逢:迎合。

(11)欲:愿望,需要。

创作背景

《词统》卷十二载:“夏侯桥沈润卿掘地,发掘出宋高宗赐岳飞手敕刻石。”文徵明见后感慨万千,于是作了《满江红·拂拭残碑》这首词。创作时间不详。

拼音版

mǎnjiānghóng··shìcánbēi

shìcánbēichìfēikānkǎidāngchūfēizhònghòuláishìgōngchéngshēnliánshìyánnánshúzuìkānhèngèngkānbēifēng

niànjiāngniànhuīqīnniànhuīqīnfǎnshēnshǔqiānzǎixiūtánnáncuòdāngshízhōngyuánxiàoguìnéngféng

作者简介

文徵明

文徵明(文征明)

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诗人

文徵明(1470—1559),一作「文征明」,字徵仲,号衡山居士,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正德末,嘉靖初,以岁贡生荐试吏部,授翰林院待诏,三年即辞归。以书画名世,工行草,尤精小楷;擅山水,亦擅花卉人物,从学者甚众,遂成“吴门画派”,后人将其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为“明四家”。诗文词均精粹,唯为画名所掩。著有《甫田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