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中寒》是唐朝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诗。全诗通过对北国冬日的景致描写,道出酷寒难耐的感受,诗人通过提取与水受冷凝结相关的寻常事物,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把读者引领进一个晦暗寒冷的冰世界。全诗共八句,都在写景且每句皆为一景。诗中既无叙事又无抒情,看似是景色片段无序的堆砌,其中却潜藏诗人的巧妙经营。
一方(1)黑照(2)三方紫,黄河冰合鱼龙死。
一方灰暗,三方天色皆成紫。黄河冰冻,成片鱼龙皆困死。
三尺木皮(3)断文理,百石(4)强车(5)上河水。
三尺木皮冻裂,辨不清纹理。百石大车上路,在冰面行驶。
霜花(6)草上大如钱,挥刀(7)不入迷濛天。
霜花降落衰草,凝成铜钱大的霜簇。挥刀舞剑向天,难割破灰蒙蒙天色。
争瀯(8)海水飞凌(9)喧,山瀑无声玉虹悬。
海上波涛回旋激荡,积冰哗哗作响。山谷瀑布凝结失声,如白虹悬半空。
(1)一方:指的是北方。
(2)照:辐射。
(3)三尺木皮:语本《汉书·晁错传》:“胡貉之地,阴积之处也,木皮三寸,冰厚六尺。”这里说三尺是夸张,由于寒冷冰冻,把三尺厚的木皮冻断。
(4)百石:古人百斤为石。
(5)强车:坚固的兵车。这里指装载沉重的大车。
(6)霜花:冰雪凝结在草上。
(7)挥刀:说北方冬天大雾迷漫,似浓厚的布幔,挥刀也不能进入。
(8)争瀯:波涛激荡,洄漩。飞凌喧,海上的流冰相互碰击,发出喧闹的声音。
(9)飞凌:流冰。凌:冰。
元和七年冬,吐蕃进攻泾州,皇帝发兵御吐蕃。时值隆冬,俱发兵奔赴前线。李贺写此诗记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