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月

罗隐 〔唐代〕 罗隐

湖上风高动白蘋,暂延清景此逡巡。

隔年违别成何事,半夜相看似故人。

蟾向静中矜爪距,兔隈明处弄精神。

嫦娥老大应惆怅,倚泣苍苍桂一轮。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译文注释 作者简介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湖上风高动白蘋(1),暂延清景(2)此逡巡。

湖面上秋风高扬,吹动着浮萍,我暂时停留,欣赏这清丽的景色。

隔年违别(3)成何事,半夜相看似故人。

分别已过一年,再次相见,感觉就像老朋友一样亲切。

(4)向静中(5)爪距,兔隈明处弄精神。

蟾蜍在静谧中伸展其爪,兔子在月光下活跃自如。

嫦娥老大应惆怅(6)倚泣(7)苍苍桂一轮(8)

嫦娥独自一人,年岁渐长,想必会感到惆怅,倚靠在桂花树下,望着那轮苍白的明月哭泣。

注释

(1)白蘋:水中浮草。

(2)清景:清丽的景色。

(3)违别:离别。

(4)蟾:月亮上的蟾蜍,古人常用来象征月亮。

(5)矜:自夸,炫耀。

(6)惆怅:忧郁,伤感。

(7)倚泣:依靠着哭泣。

(8)桂一轮:一轮孤独的明月,指月亮。

作者简介

罗隐

罗隐

唐末文学家、诗人、辞赋家

罗隐(833—909),字昭谏,余杭(今属浙江)人,一作新登(今浙江桐庐)人,本名横,以十举进士不第,乃改名。唐光启中,入镇海节度使钱鏐幕,后迁节度判官、给事中等职。其诗颇有讽刺现实之作,多用口语,故少数作品能流传于民间。有诗集《甲乙集》,清人辑有《罗昭谏集》。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