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三十五章)

老子 〔先秦〕 老子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译文注释 作者简介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大象(1),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2),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3)

谁掌握了那伟大的“道”,普天下的人们便都来向他投靠,向往、投靠他而不互相妨害,于是大家就和平而安泰、宁静。音乐和美好的食物,使过路的人都为之停步,用言语来表述大道,是平淡而无味儿的,看它,看也看不见,听它,听也听不见,而它的作用,却是无穷无尽的,无限制的。

注释

(1)大象:大道之象。

(2)乐与饵:音乐和美食。

(3)既:尽的意思。

拼音版

dàojīngsānshízhāng

zhíxiàngtiānxiàwǎngwǎngérhàiānpíngtàiěrguòzhǐdàozhīchūkǒudànwèishìzhījiàntīngzhīwényòngzhī

作者简介

老子

老子

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陈(后入楚)国苦县(古县名)。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