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甚么虚名利,管甚么闲是非。想着他击珊瑚列锦帐石崇势,则不如卸罗襕纳象简张良退,学取他枕清风铺明月陈抟睡。看了那吴山青似越山青,不如今朝醉了明朝醉。
争闲气,使见识,赤壁山正中周郎计,乌江岸枉费重瞳力,马嵬坡空洒明皇泪。前人勋业后人看,不如今朝醉了明朝醉。
《寄生草·闲评》是元代无名氏创作的一组散曲,共两首。这两支曲子写笑看人生,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的人生哲学。全曲语言奔放,风格本色,语势奔泻,又明白如话,堪称雅俗共赏,特别是这曲中的典故,着实引人入胜。
问甚么虚名利,管甚么闲是非。想着他击珊瑚列锦帐(1)石崇(2)势,则不如卸罗襕(3)纳象简(4)张良(5)退,学取他枕清风铺明月陈抟(6)睡。看了那吴山青似越山青(7),不如今朝醉了明朝醉。
不要过问那些虚名空利,也不要去管那些闲是闲非。想到那西晋石崇铁如意击破珊瑚树,摆列五十里步障的威哧气势,还不胜学汉初张良脱下官服交回笏板访仙求道隐居山林,也学学宋初华山老道陈抟头枕清风身铺明月高卧不起。踏遍吴山、越山那样的青山绿水,也胜不过天天饮酒,醉了又醉。
争闲气,使见识,赤壁山正中周郎(8)计,乌江岸枉费重瞳力(9),马嵬坡空洒明皇泪(10)。前人勋业后人看,不如今朝醉了明朝醉。
为了闲气而去争取,为了名利去使气,结果是曹操在赤壁山正中了周瑜的火攻计,项羽在乌江岸边枉自浪费了重瞳的神力,唐明皇在马嵬坡白白为杨贵妃洒落伤心的眼泪。前人的功勋业绩是给后人看的,还不如天天饮酒,醉了又醉。
(1)列锦帐:帐当作“障”。用来障绝神线的布帷和屏风。
(2)石崇:字季伦,西晋门阀贵族,豪华奢侈之极。
(3)罗襕:古代高级官员的服装。
(4)象简:用象牙制成的朝笏,即古时臣下朝见君主时手中所执的手板,作为记事之用。
(5)张良:西汉功臣,他在建立功业以后,立即辞去官职,从赤松子游。
(6)陈抟:隐士,宋初,隐于华山,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
(7)看了那吴山青似越山青:林逋《长相思》:“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此言到处奔走,游尽名山大川,踏遍青山。吴山、越山都在浙江钱塘江上。
(8)周郎:即周瑜。他在“赤壁之战”中,采用部将黄盖诈降火攻的计划,大败曹操,形成鼎足之势。详见《三国志·周瑜传》。
(9)乌江岸枉费重瞳力:重瞳,指项羽,因为他眼睛中有“重瞳子”。他兵败乌江自刎前,曾经以二十八骑,三胜汉军,取得了“斩将、刈旗”的胜利,借以证明“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详见《史记·项羽本纪》。
(10)马嵬坡空洒明皇泪:唐明皇天宝十五载(756),安禄山兵破潼关,乃匆匆逃往四川,行至马嵬坡,军士们要求杀掉杨贵妃,明皇被迫赐贵妃自缢。详见《新唐书·后妃传》。
《寄生草·闲评》这两支散曲为元代一位不留姓名的隐者所写,共两首,表现作者超外的人生哲学。其远离名利是非的意旨与元代知识分子社会地位低下的社会背景有关。
《寄生草·闲评》这是元代一位不留名姓的隐者写得两首笑看人生曲,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的人生哲学。曲子语势奔泻,又明白如话,堪称雅俗共赏,特别是这曲中的典故,着实引人入胜。
“想着他击珊瑚列锦帐石崇势”一句,写得是西晋时国舅王恺和巨富石崇互相攀比权贵的故事,晋武帝曾送给王恺一株两尺多高的珊瑚树,举世罕见。王恺把这株珊瑚树拿到石崇面前炫耀,不料被石崇随手打碎,王恺十分痛惜,认为这是石崇因嫉妒故意而为,大声怨恨。不想石崇轻描淡写地说道:“没什么大不了的,现在就还给你。”说着便让下人取出几株三、四尺长,光彩夺目、举世无双的珊瑚树来。还有一次,王恺用丝布做了四十里长的屏风炫耀权势,石崇便用锦缎做了五十里长的屏风和他争风相对。这个整日和皇亲国戚比富的石崇,后来终于死在了皇亲国戚们的手里,只因争抢一个越南(那时还是中国的交趾)女人,为赵王司马伦手下的孙秀所杀。
“则不如卸罗裾纳象简张良退,学取他枕清风铺明月陈抟睡”两句,前一句说得是西汉开国功臣张良在建立功业以后,立即辞去官职,归隐山田的传奇;后一句说得是北宋名士陈抟隐于华山的故事。这二人懂得“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远离权贵和政治,得以善终。
“看了那吴山青似越山青”一句则出自北宋诗人林逋《长相思》中“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的词句。与其“长相思,相送迎”倒还不如“今朝醉,明朝醉”来得潇洒快活,畅意人生。
“赤壁山正中周郎计,乌江岸枉费重瞳力,马嵬坡空洒明皇泪。”分别讲得是周瑜在赤壁一战,运用黄盖诈降火袭曹军水寨的计划,终于大败曹操,成鼎足三分的大势;项羽兵败乌江自刎,以“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的借口为自己的失败开脱以及公元756年(唐玄宗天宝十五年),安禄山兵破潼关,唐玄宗匆匆逃往四川,行至马嵬坡,军士们纷纷要求杀掉杨贵妃,玄宗被迫赐贵妃自缢的故事。
“前人勋业后人看,不如今朝醉了明朝醉。”作者最后发出感慨:往事难追,人生如幻,不如来个置身世外,一醉方休。语似豪旷,实含悲辛,相当典型地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普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