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灵岩寺上院

白居易 〔唐代〕 白居易

高高月白上青林,客去僧归独夜深。

荤血屏除惟对酒,歌钟放散只留琴。

更无俗物当人眼,但有泉声洗我心。

最爱晓亭东望好,太湖烟水绿沈沈。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宿灵岩寺上院》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通过对寺院自然环境以及僧人日常生活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浓郁文化氛围的禅净意境。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高高月白上青林,客去僧归独夜深。

高高明月升上青冥的树林,客人散尽我独对黑夜沉沉。

荤血(3)屏除惟对酒,歌钟(4)放散只留琴。

屏除荤血食物只留下酒杯,遣散娱乐歌钟只剩下瑶琴。

更无俗物当人眼,但有泉声洗我心(5)

再无俗物阻碍我的视野,惟有泉声涤荡我的心灵。

最爱晓亭东望好,太湖(6)烟水绿沈沈。

更喜欢明朝临亭向东眺望,只见那太湖烟水一色青漾。

注释

(1)灵岩寺:佛教名寺,位于江苏吴县木渎之灵岩山上。

(2)上院:即正院。

(3)荤血:指可食之禽兽之类。

(4)歌钟:歌舞钟鼓,指供娱乐之演奏。

(5)洗我心:洗心,涤荡心中杂念。《易·系辞上》:“六爻之义易以贡,圣人以此洗心。”

(6)太湖:湖名,古称震泽、具区、笠泽,在江苏省南部,乃长江和钱塘江下游泥沙堰塞古海岸而成。

拼音版

宿língyánshàngyuàn

gāogāoyuèbáishàngqīnglínsēngguīshēn

hūnxuèpíngchúwéiduìjiǔzhōngfàngsànzhǐliúqín

gèngdāngrényǎndànyǒuquánshēngxīn

zuìàixiǎotíngdōngwànghǎotàiyānshuǐ绿shěnshěn

作者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诗魔)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太原(今属山西)人。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