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送王子文知太平州

李昴英 〔宋代〕 李昴英

怪朝来、片红初瘦,半分春事风雨。丹山碧水含离恨,有脚阳春难驻。芳草渡。似叫住东君,满树黄鹂语。无端杜宇。报采石矶头,惊涛屋大,寒色要春护。

阳关唱,画鹢徘徊东渚。相逢知又何处。摩挲老剑雄心在,对酒细评今古。君此去。几万里东南,只手擎天柱。长生寿母。更稳步安舆,三槐堂上,好看彩衣舞。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摸鱼儿·送王子文知太平州》是南宋词人李昴英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花事阑珊之时的景象,抒写惜别之意,而情绪一波三折,几经起伏跌宕,把恋恋不舍而又不得不舍的心绪刻画得细腻传神;下片以送别情景过渡,转入临别赠言,作者殷勤祝勉,希望王埜在几万里东南能够雄心不泯,做一位爱民恤物的好官。结尾处顺带为王埜之母祝寿,颇落俗套,惜为败笔。全词结合当前景色与情事,从大处着眼,在细处落笔,将个人离合之感与整个社稷安危联系起来,一气呵成,气势磅礴,在深重的离愁别恨之中,充满着乐观昂扬的精神。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怪朝来、片红初瘦(2),半分春事风雨。丹山碧水含离恨,有脚阳春(3)难驻。芳草渡。似叫住东君(4),满树黄鹂语。无端杜宇(5)。报采石矶(6)头,惊涛屋大,寒色要春护。

早上起来,看到繁花凋落,心里很奇怪,原来是昨晚下了一场春雨。您施行德政,犹如阳春给百姓带来温暖,如今却要调走了,因此丹山碧水充满了离别的愁绪。在芳草萋萋的渡口,满树的黄鹂不停地鸣叫,好像要把春留住。杜鹃啼声里满是无可奈何之情。听闻采石矶头风高浪急,满目寒凉,正需要春阳呵护。

阳关唱(7)画鹢(8)徘徊东渚。相逢知又何处。摩挲(9)老剑雄心在,对酒细评今古。君此去。几万里东南,只手擎天柱(10)。长生寿母(11)。更稳步(12)安舆(13)三槐(14)堂上,好看彩衣舞(15)

人们唱起了离别的歌,画着鹢鸟的船在东渚徘徊,即将启程。不知下次相逢是在什么地方?抚弄着宝剑,雄心壮志依旧存在,喝着酒细细谈古论今。您这一去,在东南几万里的土地上,成为撑持大局的擎天一柱。祝您母亲长寿,更能稳坐安车,您在三槐堂上,还能孝养父母。

注释

(1)摸鱼儿:词牌名,又名“摸鱼子”“买陂塘”“双蕖怨”“迈陂塘”“山鬼谣”等。以晁补之《摸鱼儿·东皋寓居》为正体,双调一百十六字,上片十句六仄韵,下片十一句七仄韵。

(2)片红初瘦:指繁花凋落。

(3)有脚阳春: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宋璟爱民恤物,朝野归美,时人咸谓璟为‘有脚阳春’,言所至之处如阳春煦物也。”后因用以喻地方官施行德政之词。

(4)东君:春神,此兼指王埜。

(5)杜宇:即杜鹃鸟,相传为古蜀帝杜宇失位后之魂所化,故名。

(6)采石矶:在今安徽省马鞍山市长江东岸,为牛渚山突出长江而成,江面较狭,形势险要。

(7)阳关唱:指离别时唱的歌。阳关,曲名。《阳关曲》反复诵唱,谓之“阳关三叠”。

(8)画鹢:指船首画鹢鸟的船。《晋书·王濬传》:“画鹢首怪兽于船首,以惧江神。”

(9)摩挲:抚摸,抚弄。

(10)擎天柱:托住天的柱子。语本《楚辞·天问》:“八柱何当。”王逸注:“言天有八山为柱。”洪兴祖补注引《神异经》:“昆仑有铜柱,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后以喻担负重大任务的人。

(11)寿母:《诗经·鲁颂·閟宫》:“鲁侯燕喜,令妻寿母。”

(12)稳步:一作“稳坐”。

(13)安舆:即安车。老年人和妇人乘坐的车子。

(14)三槐:《周礼·秋官·朝士》:“面三槐,三公位焉。”后世即以三槐比喻三公一类的高层官员。《宋史·王旦传》载,王祜在院中种了三棵槐树,并说“吾之后世必有为三公者,此其所以志也”。后来次子王旦果然做了宰相,后代子孙因此修建三槐堂以为纪念。

(15)彩衣舞:《太平御览》卷四一三引《孝子传》:“老莱子年七十,至孝。尝着彩衣,为亲取饮上堂,失足,恐父母伤心,因僵仆为婴儿啼以娱亲。”后遂以“老莱娱亲”“彩衣舞”等表示孝养父母。

创作背景

王埜何时知太平州,《宋史·王埜传》缺载。史言其于淳祐十二年(1252)二月,迁沿江制置使、江东安抚使、节度和州无为军、安庆府三郡屯田行宫留守。此词送王埜知太平州,当在上述任命之前,即淳祐十二年(1252)以前。王埜即将赴任的太平州在长江南岸,州治当涂(今属安徽),居南北交通冲要,是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当时又邻近前线,所以地位相当重要。王埜出知太平州,正是被委以国防、江防的重任。李昴英在友人即将赴任太平州的时候写此词送别,希望他在几万里东南能够雄心不泯,做一位爱民恤物的好官。

拼音版

ér··sòngwángziwénzhītàipíngzhōu

guàicháoláipiànhóngchūshòubànfēnchūnshìfēngdānshānshuǐhánhènyǒujiǎoyángchūnnánzhùfāngcǎoshìjiàozhùdōngjūnmǎnshùhuángduānbàocǎishítóujīngtāohányàochūn

yángguānchànghuàpáihuáidōngzhǔxiāngféngzhīyòuchùsuōlǎojiànxióngxīnzàiduìjiǔpíngjīnjūnwàndōngnánzhǐshǒuqíngtiānzhùzhǎngshēngshòu寿gèngwěnānsānhuáitángshànghǎokàncǎi

作者简介

李昴英

李昴英

南宋官员、学者、词人

李昴英(1201—1257),字俊明,号文溪,番禺(今广东广州)人。理宗宝庆二年进士。历秘书郎、著作郎、直秘阁。淳祐初,累擢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在职不畏强御,史嵩之、贾似道俱为所劾。卒谥忠简。有《文溪存稿》、《文溪词》。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