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丈夫身在要有立,逆虏运尽行当平。
何时夜出五原塞,不闻人语闻鞭声。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前八句写醉中作草,宛如临阵杀敌,蓄势、疾书、书成的整个过程,其踌蹰满志的神情,分明可见。后四句写书后感想,运用典故,将渴望战斗的激情化为不平之鸣,高亢激越,震撼人心。诗人将满腔壮志和豪放的英雄气概运之于书中,最后兴发出报国杀敌的壮志和渴盼,表现了其高昂的爱国热情,全诗风格极为雄健纵肆。
胸中磊落(1)藏五兵(2),欲试无路空峥嵘(3)。
我的胸中藏有数不尽的用兵韬略,但却因找不到报国的门路而白白浪费了这些惊人的才华。
酒为旗鼓笔刀槊(4),势从天落银河(5)倾。
我只好在醉中草书,以酒作为旗鼓,以笔作为长矛来当作武器,笔势急骤,像是银河从天而泻一般。
端溪石池(6)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在端砚中浓浓地研好了墨,烛光映射着我纵情挥笔泼墨。
须臾(7)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8)。
转眼间,我收起书卷,重又把酒,如同看见了山河万里清平的气象。
丈夫(9)身在(10)要有立(11),逆虏(12)运(13)尽行(14)当平。
大丈夫要敢作敢为,敌军的气数已经差不多消逝殆尽了。
何时夜出五原塞(15),不闻人语闻鞭声。
什么时候能看到宋军像当年汉军一样出征北伐,不再只听到纸上谈兵的喧哗,而是马鞭奋扬的声音?
(1)磊落:众多错杂的样子。
(2)五兵:即古代戈、殳、戟、酋矛、夷矛等五种兵器,此处借指用兵韬略。
(3)峥嵘:山势高峻的样子,此处喻满怀豪情。
(4)槊:长矛,古代兵器之一。
(5)银河:天河,晴朗夜空中云状光带,望去像河。
(6)端溪石池:指端砚,为名砚。端溪在今广东高要县,古属端州。
(7)须臾:片刻,一会儿。
(8)烟尘清:比喻战斗结束。
(9)丈夫:大丈夫,陆游自指。
(10)在:存。
(11)立:指立身处世,即立德、立言、立功。
(12)逆虏:指金侵略者。
(13)运:国运,气数。
(14)行:将。
(15)五原塞: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汉时曾从此处出兵,北伐匈奴。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此诗写于淳熙三年(1176)春天,这时诗人正在成都任四川安抚制置使范成大幕府的参议官。头年十月来到成都,满以为通过朋友范成大,可以大展鸿图,实现复兴祖国的理想了,谁知范成大安于仕宦生活,无意恢复,这使诗人非常失望。在无可奈何的心境下,诗人只好在登高临水,饮酒赋诗,赏花游宴之中消磨时光;但美酒香花只能增加他的惆怅,只能激起他对祖国更加执着的爱,从而更为急切地愿为消灭胡虏而施展平生才智,于是在以作战喻作书的艺术构思中,写下了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