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向沧浪亭外路,六曲阑干,曲曲垂杨树。展尽鹅黄千万缕,月中并作濛濛雾。
一片流云无觅处,云里疏星,不共云流去。闭置小窗真自误,人间夜色还如许。
《蝶恋花·独向沧浪亭外路》是晚清学者王国维的词作,此词上片写作者在沧浪亭外独步时所见地上夜景,下片写作者回到居室后天空的夜色,描绘了夜色的可爱与美丽,也蕴涵了作者的人生感悟。全词上下两片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集中选择了两个镜头,一是月下柳林,一是天上云星,景物不多,却立体地写出了春夜的美妙可人,艺术上十分成功。
独向沧浪亭(2)外路,六曲阑干(3),曲曲垂杨树。展尽鹅黄(4)千万缕,月中并作濛濛雾。
独自游览沧浪亭外的景色,弯曲的栏杆旁,种满了垂杨树。它们展开万缕枝条,鹅黄的颜色在月色下像是濛濛的雾气。
一片流云无觅处,云里疏星,不共(5)云流去。闭置小窗(6)真自误(7),人间夜色还如许(8)。
天上的云彩找不到了,云彩里的疏星,却没有和云彩一起移动。我平时闭门苦读,真是辜负了这里的夜色啊。
(1)蝶恋花: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2)沧浪亭:苏州城南之名胜。北宋庆历五年(1045),诗人苏舜钦流寓吴中,购得园址,傍水构亭名“沧浪”,作《沧浪亭记》,自号“沧浪翁”。
(3)六曲阑干:指弯曲迂回的栏杆。阑干,即栏杆。
(4)鹅黄:此处以颜色代指初春的杨柳。
(5)不共:不和,不与。
(6)闭置小窗:即指代闭门读书。闭置,有禁闭的意思,这里是指自我禁闭。
(7)自误:指自己耽于闭门读书,辜负了窗外美好的夜色。
(8)如许:像这样,指如此美好。
《蝶恋花·独向沧浪亭外路》载于《苕华词》,是王国维的早期作品,当作于清德宗三十一年(1905)春王国维任苏州师范学堂教习之时。当时作者自海宁返回苏州,在沧浪亭外独步时即兴写下此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