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筝

李端 〔唐代〕 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听筝》是唐代诗人李端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该诗描写一位弹筝女子为了所爱慕的人顾盼自己,故意将弦拨错,塑造了一个可爱的弹筝女形象,语句传神,意蕴丰富。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鸣筝金粟(2)(3)素手(4)玉房(5)前。

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

欲得周郎(6)顾,时时误拂弦(7)

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

注释

(1)听筝:弹奏筝曲。

(2)金粟:古也称桂为金粟,这里当是指弦轴之细而精美。

(3)柱:定弦调音的短轴。

(4)素手:指弹筝女子纤细洁白的手。

(5)玉房:指玉制的筝枕。房,筝上架弦的枕。

(6)周郎:指三国时吴将周瑜。他二十四岁为大将,时人称其为“周郎”。他精通音乐,听人奏错曲时,即使喝得半醉,也会转过头看一下奏者。当时人称:“曲有误,周郎顾。”

(7)拂弦:拨动琴弦。

拼音版

tīngzhēng

míngzhēngjīnzhùshǒufángqián

zhōulángshíshíxián

作者简介

李端

李端(大历十才子)

唐代诗人

李端(743—782),字正己,赵州(今河北省赵县)人。大历中进士。任秘书省校书郎,官至杭州司马。李端才思敏捷,工于诗作,又长于奕棋,为“大历十才子”之一,辞官归隐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作品多应酬之作,个别作品对社会有所反映,喜作律体,亦擅长七言诗行,于大历才子中罕见。有《李端诗集》,《唐才子传》卷4有传。喜作律体。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