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周邦彦 〔宋代〕 周邦彦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是北宋词人周邦彦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是作者遭外放而感慨万千,欲求自我解脱的一首抒情之作。上片写江南初夏景色,将羁旅愁怀融入景中。下片抒发羁旅他乡孤苦寂寞之哀。此词整体哀怨却不激烈,含蓄委婉,沉郁顿挫中别饶情味,体现了清真词一贯的风格。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风老莺雏(1)雨肥梅子(2)午阴嘉树清圆(3)地卑(4)山近,衣(5)炉烟(6)。人静乌鸢(7)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8)。凭(9)久,黄芦(10)苦竹(11),拟泛九江船。

暖风中黄莺渐渐长成,雨润梅子,一天天变得肥大,树阴清晰圆正,在中午的阳光下。地势低洼靠近山,衣服潮湿总费炉火烘干。人家寂静乌鸦无忧自乐翩翩,小桥外边,新涨的绿水湍流激溅。久久凭靠栏杆,遍地黄芦苦竹,竟仿佛我自己像遭贬的白居易泛舟九江边。

年年,如社燕(12),飘流瀚海,来寄修椽(14)。且莫思身外(15),长近(16)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17)。歌筵畔,先安(18)枕,容我醉时眠。

年复一年,我就像春来秋去的社燕,在荒漠的远方漂流,暂时寄身在人家的屋檐。还是别再去思虑身外的功名,不如常常把美酒畅饮,可我这憔悴的江南倦客,受不了宴会上激越的管弦,它使人愁绪更添。最好在歌筵旁边,预先安置好枕席,让我喝醉时就地闲眠。

注释

(1)风老莺雏:幼莺在暖风里长大了。

(2)雨肥梅子:梅子受雨水滋润而长得肥硕。

(3)午阴嘉树清圆:这句是指阳光在中午时分,照射的树阴显得很清晰圆正。嘉树:树的美称。

(4)地卑:地势低洼。卑:低。

(5)润:湿。

(6)炉烟:南方黄梅季节多潮湿,衣服容易发霉,故用炉香烘熏衣服,以除潮气。

(7)乌鸢:即乌鸦。

(8)溅溅:流水声。

(9)阑:栏杆。

(10)黄芦:枯黄的芦苇。

(11)苦竹:清瘦的竹子。

(12)社燕:燕子当春社时飞来,秋社时飞走,故称社燕。

(13)翰海:此指沙漠广大如海。

(14)修椽:安在梁上支架屋面和瓦片的长木条。

(15)莫思身外:表明自己不考虑身外之事。身外:指功名利禄。

(16)尊:同“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17)急管繁弦: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18)簟:竹席。

创作背景

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年),周邦彦被贬任溧水县(今江苏溧水)县令,时年三十九岁,《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此词于游无想山时所作。

拼音版

mǎntíngfāng··xiàshuǐxiǎngshānzuò

fēnglǎoyīngchúféiméiyīnjiāshùqīngyuánbēishānjìnrùnfèiyānrénjìngyuānxiǎoqiáowàixīn绿jiānjiānpínglánjiǔhuángzhúfànjiǔjiāngchuán

niánniánshèyànpiāoliúhànhǎiláixiūchuánqiěshēnwàichángjìnzūnqiánqiáocuìjiāngnánjuànkāntīngguǎnfánxiányánpànxiānāndiànzhěnróngzuìshímián

作者简介

周邦彦

周邦彦

北宋文学家、音乐家,婉约派词人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官历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