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船行

吴伟业 〔清代〕 吴伟业

官差捉船为载兵,大船买脱中船行。

中船芦港且潜避,小船无知唱歌去。

郡符昨下吏如虎,快桨追风摇急橹。

村人露肘捉头来,背似土牛耐鞭苦。

苦辞船小要何用,争执汹汹路人拥。

前头船见不敢行,晓事篙师敛钱送。

船户家家坏十千,官司查点侯如年。

发回仍索常行费,另派门摊云雇船。

君不见,官舫嵬峨无用处,打鼓插旗马头住。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捉船行》是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创作的一首叙事诗,此诗写清初官吏借口军运,强捉民船,横加勒索的种种苛扰,揭露了恶吏借机敲诈勒索船民的罪恶行,反映了清廷暴虐统治下江南水乡的民生疾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腐败现象的愤怒情绪。全诗看似平平叙来,却隐含了无限的沉痛于字里行间,同时,诗中综合体现了对比的写作手法以及绘声绘影的人物形象塑造方式,语浅意深、极富于现实意义。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官差捉船为(2)兵,大船买脱(3)中船(1)

官吏运兵捉民船,大船花钱得免捉中船。

中船芦港且潜避,小船无知唱歌去。

中船躲入芦苇港,小船不知底细唱着歌走远。

郡符(4)昨下吏如虎,快桨追风摇急橹。

官府昨下文书官吏如虎,迎风摇桨急追赶。

村人露(5)捉头来,背似土牛(6)耐鞭苦。

船夫捉襟露肘捉住头,背如土牛挨皮鞭。

苦辞(7)船小要何用,争执汹汹(8)路人拥。

船小无用苦哀求,争执不休路人围观。

前头船见不敢行,晓事(9)师敛钱送。

前船见状不敢行,懂事的船工急忙给官吏来凑钱。

船户家家坏十千(10),官司查点侯如年。

船户家家破费十千,等候官吏查点慢如年。

发回仍索常行费(12),另派门摊(13)云雇船(14)

开船回走仍缴通行费,另外还摊派雇船的钱。

君不见,官舫(15)嵬峨(16)无用处,打鼓插旗马头(17)住。

你没看见吗,官府的大船没动用,插旗鸣鼓停靠在码头边。

注释

(1)行:乐府和古诗的一种体裁,多在铺叙之中暗寓讽叹。如汉乐府有《长歌行》、《短歌行》,魏晋乐府有《燕歌行》、《从军行》。

(2)载:运。

(3)买脱:给官吏送钱,逃脱被捉应差之祸。

(4)郡符:郡里发下来的文书命令。

(5)肘:臂节弯曲之处,这里指手臂。

(6)土牛:即春牛,用土筑成。古代在立春前一日有迎的仪式,由人扮作勾芒神,用鞭子抽打土牛,叫做“鞭春”。

(7)苦辞:苦苦地哀告。

(8)汹汹:吵闹的声音大。

(9)篙:撑船用的竹竿。

(10)坏十千:破费了许多钱。十千:十贯钱,这里是指数目很大,并非实指。

(11)候如年:等候很长的时间。

(12)常行费:按例应送的钱。

(13)门摊:指按户摊派的捐税。

(14)云雇船:说是作代雇船只的费用。云:说。

(15)官舫:官家的船只。舫:船。

(16)嵬峨:高大的样子。

(17)马头:即码头,水边专供停船的地方。

创作背景

清代初期,战争频仍,船民除受繁苛的租税剥削外,其船只还常常遭官府强行扣压,被征往运输士兵。船民们为了营生,只好被迫向差官输纳银钱以求得解脱,再一次受到无理的盘剥。作者得睹船民百姓的苦难,而作《捉船行》此诗记述这种现象。

拼音版

zhuōchuánxíng

guānchāizhuōchuánwèizàibīngchuánmǎituōzhōngchuánxíng

zhōngchuángǎngqiěqiánxiǎochuánzhīchàng

jùnzuóxiàkuàijiǎngzhuīfēngyáo

cūnrénlòuzhǒuzhuōtóuláibèiniúnàibiān

chuánxiǎoyàoyòngzhēngzhíxiōngxiōngrényōng

qiántóuchuánjiàngǎnxíngxiǎoshìgāoshīliǎnqiánsòng

chuánjiājiāhuàishíqiānguānchádiǎnhóunián

huíréngsuǒchángxíngfèilìngpàiméntānyúnchuán

jūnjiànguānfǎngwéiéyòngchùchātóuzhù

作者简介

吴伟业

吴伟业

明末清初著名诗人

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太仓(今属江苏)人,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左庶子等职。明亡后隐居不出,清顺治十年(1653)被迫应诏北上,次年被授予秘书院侍讲,后升国子监祭酒。顺治十三年(1656)底,以奉嗣母之丧为由乞假南归,此后不复出仕。诗词文曲均有较深造诣,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有《梅村家藏稿》。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