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秀道中

曾几 〔宋代〕 曾几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苏秀道中》这是一首充满轻快旋律和酣畅情致的喜雨诗。这年夏秋间,久晴不雨,秋禾枯焦。至七月二十五日夜间止,大雨三日,庄稼得救。久旱遇雨,欣喜若狂,连衣服、床铺湿了也顾不得,表达了诗人的喜雨之情和对民生的关注。诗人欢欣鼓舞,写了这首七律。时为浙西提刑任上。首联从夜感霖雨突降写起,人们盼望已久的甘霖突然降下,仿佛将诗人的心田也滋润得复苏了。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一夕骄阳(1)转作(2)梦回(3)凉冷润衣襟。

一夜之间,炎炎烈日的晴空,忽然降下了渴望已久的甘霖;我在睡梦中惊醒,只觉得浑身舒适,凉气沁人。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我不愁屋子会漏雨,淋湿我的床;只是欣喜溪流中涨满了雨水,不用再为干旱担心。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4)

我想,那千里平野上,喝够了水的稻子一定是葱绿一片;于是觉得,这五更天雨水敲打着梧桐,是那么的动听。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5)心。

像我这没有田地的人尚且欢欣鼓舞,更何况田间的农夫,祈望着丰年,该是多么的高兴。

注释

(1)骄阳:猛烈的阳光。

(2)霖:一连数日的大雨。

(3)梦回:从梦中醒来。

(4)最佳音:这里指雨打梧桐的声音。

(5)望岁:盼望丰收年成。岁:指一年的农事收成。

创作背景

夏秋之交,天大旱,庄稼枯萎。诗人由苏州去嘉兴途中,自七月二十五日起接连下了三天大雨,水稻复苏,旱情解除。诗人怀着欣喜的心情,写下了《苏秀道中》这首七律。曾几于高宗绍兴年间曾为浙西提刑,这首诗可能作于浙西任上。

拼音版

xiùdàozhōng

jiāoyángzhuǎnzuòlínmènghuíliánglěngrùnjīn

chóulòuchuángchuángshī湿qiěliúànànshēn

qiāndàohuāyīngxiùgēngtóngzuìjiāyīn

tiányóuxīnkuàngtiánjiānwàngsuìxīn

作者简介

曾几

曾几

南宋诗人

曾几(1084—1166),字吉甫,号茶山居士,河南(治今河南洛阳)人,其先居赣州(治所在今江西赣州)。入太学,后任将仕郎,赐上舍出身。南宋初,提刑江西、浙西。主张抗金,为秦桧排斥。后官至敷文阁待制,以左通议大夫致仕。谥文清。论诗与吕本中相类,亦主活法与顿悟。陆游曾师事之。有《茶山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