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百亩中庭半是苔

王安石 〔宋代〕 王安石

百亩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水萦回。爱闲能有几人来?

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为谁零落为谁开?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浣溪沙·百亩中庭半是苔》是北宋词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野外居所,少有人来。不是道路不通,而是有谁“爱闲”;下片从内而外,纵目山野。该词集他人成句,造自家意境,写出身居野外庭院的寂寞,词中以山上的桃花和溪边的杏树来比喻自己,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隐居山林后的寂寞和淡淡的哀愁。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百亩(2)中庭半是苔(3),门前白道(4)水萦回。爱闲能有几人来?

很大的庭院,里有一半长满了青苔,门前的白沙道曲曲折折,和清清的溪流缠绕在一起。平日里没有几个人过来,我喜爱这宁静的生活。

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5)两三栽。为谁零落为谁开?

小院和回廊在春天里都寂静无声,山坡上溪水边三三两两地栽着几棵桃树和杏树。在这个寂寞的地方。请问你们是为谁凋谢又为谁开放的呢?

注释

(1)浣溪沙:词牌名,本唐教坊曲名,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双调四十二字,五平韵。

(2)百亩:概数,形容庭园极大。

(3)半是苔:一半长满了青苔。

(4)白道:洁白的小道。

(5)山桃溪杏:山中的桃,溪畔的杏。暗喻身处山水之中。

创作背景

《浣溪沙·百亩中庭半是苔》这首词是王安石二度受挫后归隐钟山,退居江宁,寓居半山园时所作。

拼音版

huànshā··bǎizhōngtíngbànshìtái

bǎizhōngtíngbànshìtáiménqiánbáidàoshuǐyínghuíàixiánnéngyǒurénlái

xiǎoyuànhuílángchūnshāntáoxìngliǎngsānzāiwèishuílíngluòwèishuíkāi

作者简介

王安石

王安石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今江西抚州市东乡县上池)人。与“韩愈、柳宗元”等,并称“唐宋八大家”。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又称王文公。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