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讽五首·其一

李贺 〔唐代〕 李贺

合浦无明珠,龙洲无木奴。

足知造化力,不给使君须。

越妇未织作,吴蚕始蠕蠕。

县官骑马来,狞色虬紫须。

怀中一方板,板上数行书。

不因使君怒,焉得诣尔庐?

越妇拜县官,桑牙今尚小。

会待春日晏,丝车方掷掉。

越妇通言语,小姑具黄粱。

县官踏飧去,簿吏复登堂。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感讽五首》是一组讽喻诗,五首诗均有相似的思想与风格,皆为刺世抒情之作,从不同角度对现实进行讽喻。《感讽五首·其一》揭露官吏残酷剥削百姓的事实,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贪官污吏的愤慨;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合浦(1)无明珠,龙洲(2)木奴(3)

盛产明珠的合浦,如今已无明珠,盛产柑橘的龙洲,如今已无橘树。

足知造化力(4),不(5)使君(6)须。

可见大自然尽管能创造万物,州郡长官们的贪求也难以满足。

越妇未织作,吴蚕始蠕蠕(7)

江南的织妇们还未开始纺织,她们孵化的蚕儿刚刚开始蠕动。

县官骑马来,狞色(8)虬紫须(9)

县官老爷骑马来临,撅着紫色的胡须,脸色狰狞。

怀中一方板(10),板上数行书。

他从怀中掏出一张方纸,上面写着几行征税的通知。

不因使君怒,焉得(11)(12)尔庐?

要不是太守大人发了牌气,我怎会来到你这小小的居室!

越妇拜县官,桑牙(13)今尚小。

织妇跪拜向县官求乞:“桑树才刚发出幼嫩的芽子,

会待(14)春日晏(15),丝车方掷掉(16)

要等到春末的时候,丝车才能转动缫丝。”

越妇通言语(17)小姑(18)(19)黄粱(20)

织妇向县官通言语,小姑子把黄粱饭准备。

县官踏飧(21)去,簿吏(22)复登堂。

县官酒足饭饱刚刚离去,紧接着又进来小吏收税。

注释

(1)合浦:汉郡名,治所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

(2)龙洲:龙阳洲,今属湖南省汉寿县。

(3)木奴:柑橘树。

(4)造化力:大自然创造化育万物的能力。一作“造物力”。

(5)给:供给,满足。

(6)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太守或刺史的尊称。

(7)蠕蠕:昆虫爬动的样子。

(8)狞色:狰狞的脸色。

(9)虬紫须:蜷曲的紫色胡须。虬,蜷曲。

(10)方板:公文,这里指催税收的文告。

(11)焉得:怎么会。

(12)诣:一作“请”。

(13)桑牙:桑芽。牙,通“芽”。

(14)会待:等待,等到。

(15)春日晏:春末,晚春。

(16)掷掉:转动。

(17)通言语:对话。

(18)小姑:丈夫的妹妹。

(19)具:备办。

(20)黄粱:指小米饭。

(21)踏飧:吞食,饱食。

(22)簿吏:主管钱粮文书的小官。

创作背景

《感讽五首》这是李贺对现实有所感慨而作的一组讽喻诗,非一时一地之作,当作于元和六年(811年)至元和八年(813年)李贺担任奉礼郎期间。

拼音版

gǎnfěngshǒu··

míngzhūlóngzhōu

zhīzàohuàshǐ使jūn

yuèwèizhīzuòcánshǐ

xiànguānláiníngqiú

huái怀zhōngfāngbǎnbǎnshàngshùhángshū

yīnshǐ使jūnyāněr

yuèbàixiànguānsāngjīnshàngxiǎo

huìdàichūnyànchēfāngzhìdiào

yuètōngyánxiǎohuángliáng

xiànguānsūn簿dēngtáng

作者简介

李贺

李贺(诗鬼)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生活困顿,仕途偃蹇。曾官奉礼郎。有“诗鬼”之称,是继屈原、李白之后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全唐诗》存诗5卷。有《昌谷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