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聂仪部明妃曲

李攀龙 〔明代〕 李攀龙

天山雪后北风寒,抱得琵琶马上弹。

曲罢不知青海月,徘徊犹作汉宫看。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和聂仪部明妃曲》是李攀龙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一首典型的咏史怀古诗。诗人借用了王昭君出塞的典故,却与以往借用此典的诗词大不相同,不以议论为主,却通过朴实的语言真实地再现昭君当时心中所想,深刻地诠释了“千古琵琶”的含义,发人深省。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天山(3)雪后北风寒,抱得琵琶马上弹(4)

北国下雪之后,祁连山上北风凛冽。王昭君骑着马儿,演奏琵琶。

曲罢不知青海(5)月,徘徊犹作汉宫(6)(7)

她已经完全为曲调所吸引了,仰视青海明月,还以为是汉宫月明。

注释

(1)聂仪部:名字待考。仪部:礼部的属官,掌管礼仪、祭祀、宴享等事务。

(2)明妃曲:乐府曲调名,写王昭君辞别汉富赴匈奴和亲事。明妃,即王昭君。

(3)天山:指祁连山。

(4)抱得琵琶马上弹:指王昭君弹琵琶以抒哀怨。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5)青海: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内,代指匈奴之地。

(6)汉宫:汉朝时候的宫殿。

(7)看:看见,望见。

创作背景

李攀龙在刑部任职时,广交朝廷文友,此诗便是在与聂仪部聚会的时候,听到明妃曲之后,有感而作。《和聂仪部明妃曲》此诗亦是文学复古运动的实践之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拼音版

nièmíngfēi

tiānshānxuěhòuběifēnghánbàoshàngtán

zhīqīnghǎiyuèpáihuáiyóuzuòhàngōngkàn

作者简介

李攀龙

李攀龙

明代著名文学家,后七子领袖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嘉靖进士,官至河南按察使。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文学观点和创作风格大体上与前七子相同。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著有《沧溟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