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子相归广陵

李攀龙 〔明代〕 李攀龙

广陵秋色雨中开,系马青枫江上台。

落日千帆低不度,惊涛一片雪山来。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送子相归广陵》是明代诗人李攀龙写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全诗人送友时悬想:先是悬想宗臣或扬帆江上、或纵马高台,所以旅途一定必是舒心惬意的;后悬想广陵的傍晚日落的时分,浮云低压、江面上船只堆积、江涛奔涌之景象。全诗四句纯是景色的描写,没有一字写朋友的分别,但惜别之情、关怀之诚却充溢于字里行间。蕴藉浑含,颇得盛唐绝句三昧。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广陵(2)秋色雨中开,系马(3)青枫江(4)上台。

广陵的秋色在连绵的阴雨中展开,你把马系在长满青枫的江边高台。

落日千帆低不度(5)惊涛(6)一片雪山来。

西落时成千艘船降下白帆不再摆渡,江面上惊涛滚滚如同一片雪山拥来。

注释

(1)子相:即宗臣(1525—1560年),字子相,号方城山人,江苏兴化人,明代文学家,宋代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进士,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

(2)广陵:今江苏扬州市。宗臣占籍兴化,兴化为扬州属县。

(3)系马:拴马。

(4)青枫江:岸边长有青枫的江。暗用宋玉《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

(5)低不度:指船降下帆不再渡江。

(6)惊涛:令人惊恐的波涛。

创作背景

《送子相归广陵》这首诗作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秋。宗臣(字子相)为“后七子”之一,于嘉靖二十九年(1550)中进士,任刑部主事,其时李攀龙、王世贞等均在刑部任职,于是结为诗社,酬唱不绝。但为时不久,七子中谢榛、梁有誉首先离法,次年春王世贞奉使南下,秋,宗臣也因病告归家乡扬州兴化,至此“后七子”也就星离云散了。这首诗正是宗臣南归时李攀龙送别之作。

拼音版

sòngzixiāngguīguǎng广líng

guǎng广língqiūzhōngkāiqīngfēngjiāngshàngtái

luòqiānfānjīngtāopiànxuěshānlái

作者简介

李攀龙

李攀龙

明代著名文学家,后七子领袖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嘉靖进士,官至河南按察使。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文学观点和创作风格大体上与前七子相同。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著有《沧溟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