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秋风清

李攀龙 〔明代〕 李攀龙

秋风清,秋月明。叶叶梧桐槛外声。难教归梦成。

砌蛩鸣,树鸟惊。塞雁行行天际横。偏伤旅客情。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长相思·秋风清》明代李攀龙所著,是一首抒写思乡的小令。上片起首三句,月明风清,秋色宜人,栏杆外梧桐叶被秋风吹动,发出阵阵轻响。下片,户外近景,传入耳中的是台阶旁蟋蟀的悲鸣,夜间寂静,树上栖息的鸟儿见月光而惊飞。仰首望天,映入眼帘的是大雁成行,横于天际。全词把极寻常的思乡之情,写得含蓄蕴藉,曲折动人,移情于景,借各种具体可感的意象把无形的思乡曲曲传出,文心细密,动人心弦。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秋风清,秋月明。叶叶梧桐(1)外声。难教归梦成。

月明风清,秋色宜人,栏杆外梧桐叶被秋风吹动,发出阵阵轻响。睹景伤情,不禁悲从中来,辗转反侧,归梦难成。

砌蛩(2)鸣,树鸟惊。塞雁(3)行行天际横。偏伤旅客情。

台阶旁蟋蟀的悲鸣,夜间寂静,树上栖息的鸟儿见月光而惊飞。仰首望天,映入眼帘的是大雁成行,横于天际。北雁南归,更使羁旅他乡的游子倍增伤感。

注释

(1)槛:栏杆。

(2)砌蛩:台阶旁的蟋蟀。蛩,蟋蟀

(3)塞雁:秋天雁从塞上飞回,故称。

拼音版

zhǎngxiāng··qiūfēngqīng

qiūfēngqīngqiūyuèmíngtóngkǎnwàishēngnánjiàoguīmèngchéng

qióngmíngshùniǎojīngsāiyànxíngxíngtiānhéngpiānshāngqíng

作者简介

李攀龙

李攀龙

明代著名文学家,后七子领袖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嘉靖进士,官至河南按察使。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文学观点和创作风格大体上与前七子相同。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著有《沧溟集》。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