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和嶰筠前辈韵

林则徐 〔清代〕 林则徐

玉粟收余,金丝种后,蕃航别有蛮烟。双管横陈,何人对拥无眠。不知呼吸成滋味,爱挑灯、夜永如年。最堪怜,是一泥丸,捐万缗钱。

春雷歘破零丁穴,笑蜃楼气尽,无复灰然。沙角台高,乱帆收向天边。浮槎漫许陪霓节,看澄波、似镜长圆。更应传,绝岛重洋,取次回舷。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高阳台·和嶰筠前辈韵》是清代词人林则徐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叙述鸦片对人民身心健康的严重毒害和对国家财富的大量损耗,暗示了鸦片烟危害之烈,从而表示了作者对鸦片泛滥的忧虑和禁烟的决心。下片描写打败英国侵略者后海面风平浪静的情景,抒写了胜利后的喜悦和坚持抗敌的豪情。全词雄健苍劲,充满豪情壮志。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玉粟(1)收余,金丝(2)种后,蕃航(3)别有蛮烟(4)双管(5)横陈,何人对拥无眠(6)。不知呼吸成滋味(7),爱挑灯(8)夜永(9)如年。最堪怜(10),是一泥丸(11),捐万缗钱(12)

中国古代也种罂粟作药用并种植烟草,但现在英国大量贩运来的却是鸦片毒品。是什么人面对面把着烟枪,横躺着整夜不睡呢?不知不觉吸上了瘾,便点起灯来熬长夜如年了。令人可叹的是,人们不惜重金,为了一个泥丸似的烟头,就舍弃了万贯的银钱。

春雷(13)(14)零丁(15)(16),笑蜃楼气尽(17)无复灰然(18)沙角台(19)高,乱帆(20)收向天边。浮槎(21)漫许陪(22)霓节(23),看澄波(24)、似镜长圆。更应传,绝岛重洋(25)取次回舷(26)

禁烟运动像春雷一样震毁了英国鸦片贩子在零丁洋上的巢穴,笑看英国侵略者锐气已尽,切莫使他们死灰复燃。广州沙角炮台高高耸立,外国走私鸦片的船都远远地躲开了。外国使者正常活动的船只,还在清澈平静的水面上来往。英侵略军舰和贩运鸦片的大船,由于中国人民反击的胜利,都一一地走开了。

注释

(1)玉粟:即罂粟,草本植物,果实和果壳均可入药,果汁可制成鸦片。

(2)金丝:指产于菲律宾吕宋岛上的一种烟草。

(3)蕃航:即番航,指外国船。

(4)蛮烟:指外国商人贩卖的鸦片烟。蛮:旧时都用以称外国人。

(5)双管:两支烟枪。抽鸦片的两个人对卧,各自用烟枪对着烟灯吸食毒品。

(6)对拥无眠:相互拥靠着,觉也不睡。

(7)成滋味:指对鸦片烟上了瘾。

(8)挑灯:指点亮烟灯。

(9)夜永:长夜,夜深。

(10)堪怜:可怜,可惜。

(11)一泥丸:指鸦片烟头像一个小泥丸。一作“一丸泥”。

(12)万缗钱:即万贯钱,极言其多。缗(mín):量词,用于成串的铜钱,每串一千文。

(13)春雷:比喻声音震响。文中指清水军击败英舰的炮火声。

(14)歘:忽然。

(15)零丁:即零丁洋、零丁岛(今作“伶仃洋”、“伶仃岛”),在广东珠江口外侧。

(16)穴:巢穴。

(17)蜃楼气尽:比喻殖民主义用鸦片毒害中国人民的气焰被打下去了。蜃楼:古人指蜃(传说中的一种蛟)吐气而变幻成的楼阁。词中借指英国侵略者。

(18)无复灰然:意谓英人鸦片已被词人收缴,并在虎门销毁,不会再重新燃烧起来了。

(19)沙角台:广东虎门海口东南侧沙角山上的炮台,南距虎门十余公里。

(20)乱帆:指私运鸦片的船只。

(21)浮槎:传说中来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木筏。词中借“浮槎”指使臣,即词人自称。

(22)漫许陪:姑且允许相陪。

(23)霓节:古代使者的节仗。词中借指持节镇守两广的总督邓廷桢。

(24)澄波:清波。

(25)绝岛重洋:远隔重洋的岛屿,指英国。

(26)取次回舷:依次返航。回舷:船只返航。

创作背景

《高阳台·和嶰筠前辈韵》作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广东水师在关天培的指挥下,于九龙洋面多次击退英国侵略者的挑衅。两广总督邓廷桢对取得的一次次胜利,极为欢欣鼓舞,于是填写《高阳台》的词赠给词人,以表对抗英禁烟取得胜利的祝贺,而词人亦依韵和词一首作答。

拼音版

gāoyángtái··xièyúnqiánbèiyùn

shōujīnzhǒnghòufānhángbiéyǒumányānshuāngguǎnhéngchénrénduìyōngmiánzhīchéngwèiàitiāodēngyǒngniánzuìkānliánshìwánjuānwànmínqián

chūnléilíngdīngxuéxiàoshènlóujǐnhuīránshājiǎotáigāoluànfānshōuxiàngtiānbiānchámànpéijiékànchéngshìjìngzhǎngyuángèngyīngchuánjuédǎozhòngyánghuíxián

作者简介

林则徐

林则徐

清代中后期政治家、文学家,民族英雄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一字少穆,号唉村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嘉庆九年(1804年)举人,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御史、浙江盐运使、江苏巡抚,以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后为陕西巡抚,擢云贵总督,因病辞归。咸丰初,命为钦差大臣,赴广西督办军务,至潮州病卒,谥文忠。遗著有《云左山房诗钞》和《文钞》等。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