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国棋王逢

杜牧 〔唐代〕 杜牧

玉子纹楸一路饶,最宜檐雨竹萧萧。

羸形暗去春泉长,拔势横来野火烧。

守道还如周柱史,鏖兵不羡霍嫖姚。

浮生七十更万日,与子期于局上销。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送国棋王逢》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是一首颇有趣味充满深情的送别诗。诗中描写了最理想的下棋环境,其实这也是诗人心目中棋艺的最高境界。诗人借用典故,用形象化的语言阐说围棋理论,这也是作者下棋心得,颇为精辟,表明诗人棋艺不凡。诗人最后表明了自己对围棋的热爱,在有生之年,还能有很多时间和国手手谈消日,此生已足。全诗紧紧抓住友人是一位棋艺高超的围棋国手这一点,巧妙地从纹枰对弈一路出发,以爽健的笔力委婉深沉地抒写出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玉子纹楸(3)一路饶(4),最宜檐雨(5)萧萧(6)

檐前淅淅沥沥地下着秋雨,窗外竹声萧萧,摆上精美的棋盘棋子,向您讨教棋艺,您是国手,让我一子。

羸形(7)暗去春泉(8)长,拔势横来野火烧(9)

您的棋艺着实绝妙,扶弱起危好比春泉流淌,生机不断;进攻起来势如拔旗斩将,疾如野火燎原。

守道还如周柱史(10)鏖兵(11)不羡霍嫖姚(12)

您行事为人,坚守大哲学家、周朝史官老子李耳的学说;作战用兵,不亚于汉朝大将军霍去病的勇敢和谋略。

浮生七十更万日(13),与子(14)于局上(15)

如果能活到七十岁,尚有万余日,期待能与您在弈棋中消磨时光。

注释

(1)国棋:指技艺高超的围棋国手。

(2)王逢:唐代著名围棋国手,生平不详。

(3)玉子纹楸:即围棋子和围棋盘。玉子:玉制的围棋子。

(4)一路饶:饶一路的倒装,即让一子。

(5)檐雨:檐沿滴下的雨水。

(6)萧萧:风吹竹木声。

(7)羸形:原指形体瘦弱。此指棋型羸弱。

(8)春泉:春日的泉水。比喻棋型由弱转强,好似春天流淌的泉水,充满了生机。

(9)拔势横来野火烧:谓突而攻,势如拔棋,疾如火烧。拔势:拔旗之势。古代作战,军旗有指挥作战稳定军心的作用。因此能否拔对方军旗是战斗胜负的一个关键。一作“猛势”。

(10)守道还如周柱史:谓防御稳固阵脚不乱,就像老子修道,以静制动。守道:防守之道。周柱史:周之柱下史。唐代御侍史职位与其相当,故唐人亦用为御侍史的代称。一作“周伏柱”。

(11)鏖兵:大规模的激烈战争。

(12)霍嫖姚:即霍去病。西汉武帝时名将,两次大破匈奴,屡获战功,曾为霍嫖姚校尉。

(13)浮生七十更万日:杜牧时年四十二、三,若至七十,尚有万余日。浮生:一作“得年”。语本《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以人生在世,虚浮不定,因称人生为“浮生”。更:还有。

(14)期:相约,约定。

(15)销:消磨,度过。

创作背景

根据宋代竹庄居士的《竹庄诗话》所云:杜牧作此诗时年当四十二三。可知《送国棋王逢》此诗当作于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前后。杜牧与围棋国手王逢交谊甚厚,在送别王逢时作此诗。

拼音版

sòngguówángféng

wénqiūráozuìyánzhúxiāoxiāo

léixíngànchūnquánchángshìhéngláihuǒshāo

shǒudàoháizhōuzhùshǐáobīngxiànhuòpiāoyáo

shēngshígèngwànshàngxiāo

作者简介

杜牧

杜牧

唐代杰出诗人、散文家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太和二年(828年)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和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以济世之才自负。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