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光催角。听宿鸟未惊,邻鸡先觉,迤逦烟村,马嘶人起,残月尚穿林薄。泪痕带霜微凝,酒力冲寒犹弱。叹倦客,悄不禁重染,风尘京洛。
追念人别后,心事万重,难觅孤鸿托。翠幌娇深,曲屏香暖,争念岁华飘泊。怨月恨花烦恼,不是不曾经著。者情味、望一成消减,新来还恶。
《喜迁莺·晓行》是宋代词人刘一止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上片叙述了晨曦微露、清角哀鸣、鸡声相应、马嘶人起、残月穿林的种种情景,造成促迫而清冷的氛围,以衬托作者厌于行旅、倦于仕宦的心情。下片着重抒情,描写作者无从排遣的思乡怀远之情,并以嗔怨对方来强调自己飘泊羁旅的苦恼,层层转折,婉曲有致。
晓光催角(1)。听宿鸟未惊,邻鸡先觉,迤逦(2)烟村,马嘶(3)人起,残月尚穿林薄(4)。泪痕带霜微凝,酒力冲寒犹弱。叹倦客(5),悄不禁(6)重染,风尘京洛(7)。
晨曦微露,催响了凄凉的号角声。仔细聆听,林中栖息的鸟儿尚在安睡,未被惊醒,但邻舍的雄鸡已经先自啼鸣,喔喔报晓。连绵相接的村落烟雾朦胧,征马在晨雾中嘶鸣,旅人们早已匆匆上路,此时,尚有一轮残月将余辉洒落在稀疏的树林里。我感伤的泪痕处已结上了一层微微的白霜;体内残存的酒力渐渐变得薄弱,难以抵挡清晨刺骨的寒气。可叹我这倦游的客子,再也不愿重新沾染京师的风尘,当年在京城的情景至今让我如惊弓之鸟,心存余悸。
追念人(8)别后,心事万重,难觅孤鸿(9)托。翠幌(10)娇(11)深,曲屏(12)香暖,争念岁华飘泊。怨月恨花烦恼,不是不曾经著。者情味(13)、望一成(14)消减,新来还恶。
追想与妻子分别以来,心头总是思念重重,千头万绪,却又难以寻觅到一只离群的孤鸿将音讯为我传送。家中的娇妻独自坐在翠绿色的深深的帘纬中,曲折的画屏里飘逸着暖融融的麝香,她又怎会想到在这岁暮时节,我正在异地他乡飘泊。怨月儿圆明,恨花儿开放,因为这只能使我徒增烦恼,我不是未曾经历过这样的苦楚,我只是想让这种烦恼情味随着时间的推移能稍稍减少一点,谁知近来这段日子却让我更感到惶恐不安。
(1)角:号角声。
(2)迤逦:形容曲折连绵貌。
(3)嘶:马的嘶叫声。
(4)林薄:草木丛杂的地方。
(5)叹倦客:长期在外疲倦厌烦的客子。
(6)悄不禁:犹浑不禁,全未料到。 悄,宋人口语,犹浑、直,简直的意思。
(7)风尘京洛:陆机《为顾彦先赠妇》诗:“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后人多借此比喻世俗的污垢。京洛,东周、东汉等朝代京都在洛阳,因称京都为“京洛”。这里借指北宋首都汴京。
(8)人:指妻子。
(9)孤鸿:失群的孤雁。喻捎信人。
(10)翠幌:绿色帘幕。 幌,布幔,此处泛指帷幔。
(11)娇:情爱。
(12)曲屏:由若干扇组成、可随意折放的屏风。
(13)者情味:这种情味。者,犹“这”。
(14)一成:宋时口语,犹渐渐”,指一段时间的推移。
词题“晓行”,可知写拂晓从驿舍上路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词人在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42岁时考上进士,未得一官;直到高宗绍兴初年才担任校书郎的官职,这时他已经年过半百了。词中写到“重染风尘京洛”,可见他这次晓行,重去京都,时间是在宋室南渡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