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兴

朱之瑜 〔清代〕 朱之瑜

远逐徐生迹,移舟住别峰。

遗书搜孔壁,仙路隔秦封。

流水去无尽,故人何日逢?

乡书经岁达,离恨转重重。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漫兴》是明末清初诗人朱之瑜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首联叙事,写被迫离乡远去;颔联写在日本的生活,钻研古籍,回国无望;颈联抒怀,写对时间的流逝、故友的难逢;尾联写乡书的不达,产生重重哀怨。全诗语言质朴,风格凄婉,表现了作者浓烈的乡思和爱国情怀。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远逐徐生(2)迹,移舟住别峰(3)

追逐千年前徐福的足迹来了此地,坐船还到了徐福未到过的另一座山峰。

遗书(4)孔壁(5)仙路(6)秦封(7)

祖国已失传的古籍在这里搜寻到了,回乡的路隔着清朝统治着的疆土。

流水(8)去无尽,故人何日逢?

这洋流日夜永无止境地向远方流去,家乡的故友什么时日才能重逢?

乡书(9)经岁达,离恨(10)重重(11)

给家乡所寄书信要经过好长时间才能到达,由此产生的离恨一层又层了。

注释

(1)漫兴:即兴作诗,随意赋诗,并不刻意求工。

(2)徐生:即徐福,秦时方士。秦始皇曾派他带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其事见《史记·秦始皇本纪》。

(3)别峰:另一座山峰。指日本长崎的山峰。传说徐福只到长崎一带。

(4)遗书:散失的书,这里指在中国已经散失而在日本还可以见到的中国典籍。

(5)孔壁:指山东曲阜孔子故宅的墙壁。汉武帝时,鲁恭王拆毁孔子旧宅,扩建宫室,在夹壁中发现古文经传多种,有《尚书》《礼记》《春秋》《论语》《孝经》等,都用蝌蚪文书写。

(6)仙路:从日本到中国的路。传说中的日本,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故云。

(7)秦封:秦朝封疆,指中国。

(8)流水:指洋流。

(9)乡书:家信。

(10)转:变。

(11)重重:一层又一层。

创作背景

《漫兴》这首诗见于张廷枚《国朝姚江诗存》,知是未定居日本前作。作者于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定居日本,此前曾数次东渡。此当是起初赴日本时写的。

拼音版

mànxìng

yuǎnzhúshēngzhōuzhùbiéfēng

shūsōukǒngxiānqínfēng

liúshuǐjǐnrénféng

xiāngshūjīngsuìhènzhuǎnzhòngzhòng

作者简介

朱之瑜

朱之瑜

明清之际学者

朱之瑜(1600—1682),字鲁玙,别号舜水,浙江余姚人。南明弘光帝立,欲授以官职,坚辞不就,避居浙江舟山。清兵攻陷南京后,他到日本东京借兵以图复明,未成;失败后亡命日本、越南、暹罗(泰国旧称)等地并秘密潜入内地,在厦门、金门等地参加张煌言的抗清斗争。先后五次到日本求援兵,未果。遂留日本讲学二十余年。水户藩侯德川光国(源上公)待为宾师,备受尊重。死后,日本人谥文恭先生。在日本期间,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遗嘱在墓碑上写“故明人朱之瑜墓”。有《朱舜水文集》。

朱之瑜的诗

2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