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兴》是明末清初诗人朱之瑜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首联叙事,写被迫离乡远去;颔联写在日本的生活,钻研古籍,回国无望;颈联抒怀,写对时间的流逝、故友的难逢;尾联写乡书的不达,产生重重哀怨。全诗语言质朴,风格凄婉,表现了作者浓烈的乡思和爱国情怀。
远逐徐生(2)迹,移舟住别峰(3)。
追逐千年前徐福的足迹来了此地,坐船还到了徐福未到过的另一座山峰。
遗书(4)搜孔壁(5),仙路(6)隔秦封(7)。
祖国已失传的古籍在这里搜寻到了,回乡的路隔着清朝统治着的疆土。
流水(8)去无尽,故人何日逢?
这洋流日夜永无止境地向远方流去,家乡的故友什么时日才能重逢?
乡书(9)经岁达,离恨转(10)重重(11)。
给家乡所寄书信要经过好长时间才能到达,由此产生的离恨一层又层了。
(1)漫兴:即兴作诗,随意赋诗,并不刻意求工。
(2)徐生:即徐福,秦时方士。秦始皇曾派他带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其事见《史记·秦始皇本纪》。
(3)别峰:另一座山峰。指日本长崎的山峰。传说徐福只到长崎一带。
(4)遗书:散失的书,这里指在中国已经散失而在日本还可以见到的中国典籍。
(5)孔壁:指山东曲阜孔子故宅的墙壁。汉武帝时,鲁恭王拆毁孔子旧宅,扩建宫室,在夹壁中发现古文经传多种,有《尚书》《礼记》《春秋》《论语》《孝经》等,都用蝌蚪文书写。
(6)仙路:从日本到中国的路。传说中的日本,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故云。
(7)秦封:秦朝封疆,指中国。
(8)流水:指洋流。
(9)乡书:家信。
(10)转:变。
(11)重重:一层又一层。
《漫兴》这首诗见于张廷枚《国朝姚江诗存》,知是未定居日本前作。作者于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定居日本,此前曾数次东渡。此当是起初赴日本时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