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乐·潇湘夜雨》是元代散曲作家鲜于必仁创作的散曲。这首散曲用文字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潇湘夜雨》这幅画的内容,流露出作者客居异乡的旅愁。全曲写江上雨景,颇具气势;写游子内心,生动传神;以反诘收篇,扣人心弦:充分体现了作者遣文用字的深厚功力。
白蘋洲,黄芦岸。密云堆冷,乱雨飞寒(3)。渔人罢钓归,客子推篷看。
沙洲白蘋丛生,岸上尽是黄芦,乌云密布,暴雨倾盆,寒气袭人。渔夫收起钓竿回家转,离乡在外的游子推开船篷观看。
浊浪排空孤灯灿,想鼋鼍(4)出没其间。魂消闷颜,愁舒倦眼,何处家山(5)?
浪涛汹涌,凌空搏击,一盏孤灯闪烁着明亮的光焰,料想那鼋鼍正出没其间。此情此景虽让人消愁解闷,但哪里是自己的家乡?
(1)普天乐:曲牌名,基本句式为三三、四四、三三、七七、四四四。
(2)潇湘夜雨:北宋画家宋迪所作组画《潇湘八景》之一。潇湘,二水名,主要流经湖南境,潇水为湘水的支流。但“潇湘”亦可作清湘解,《水经注》:“潇者,水清深也。”
(3)密云堆冷,乱雨飞寒:两句互文,即“密云乱雨,堆冷飞寒”。
(4)鼋鼍:两种大型水生动物。鼋,大鳖。鼍,扬子鳄。
(5)家山:家乡。
《普天乐·潇湘夜雨》这是一首题画之作。古代的诗歌作品多有题画的取材,这首《普天乐·潇湘夜雨》题材就是取自北宋画家宋迪的组画《潇湘八景》中的一幅画《潇湘夜雨》。此曲具体创作时间难以确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