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城西陂泛舟》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写歌妓吹奏;颔联写楼船之景;颈联写歌妓歌舞;尾联则用反问句表现船宴的盛大。诗笔委婉曲折,淋漓尽致,艺术上很有特色。
青蛾皓齿(1)在楼船(2),横笛短箫悲远天(3)。
青蛾皓齿的美人们站在楼船上,她们吹出的横笛短箫的悲声传的又高又远。
春风自信(4)牙樯(5)动,迟日(6)徐看(7)锦缆(8)牵(9)。
象牙装饰的帆樯在春风中徐徐而动,锦彩做的缆绳在春日里缓缓牵动着船只。
鱼吹细浪(10)摇歌扇(11),燕蹴(12)飞花落舞筵(13)。
鱼儿游动的细浪中映出歌者手中扇子的倒影,燕子踩落的飞花飘落在歌舞的席子上。
不有(14)小舟能荡桨(15),百壶那送酒如泉?
没有荡桨的小船,哪里会有上百壶如泉的好酒送到楼船上来。
(1)青蛾皓齿:青黛画的眉毛和洁白的牙齿,泛指美人。
(2)楼船:高大有楼的船只,远在汉代以前就已出现,外观高大巍峨,一般甲板上有三层建筑,甲板建筑的四周还有较大的空间,便于士兵往来,甚至可以行车、骑马。
(3)远天:高远的天空。这里指音乐声传的又高又远。
(4)自信:自任,指任由春风吹动。
(5)牙樯:用象牙装饰的帆樯。
(6)迟日:指春天,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
(7)徐看:慢慢的看。
(8)锦缆:用锦做的船缆。
(9)牵:缆绳牵动船只。
(10)鱼吹细浪:细浪好像由鱼儿吹出。
(11)歌扇:歌者以扇遮面。歌扇是唐朝舞乐中的常用之物。
(12)蹴:踩,踏。
(13)舞筵:跳舞时铺在地上的席子或地毯。筵,竹席。
(14)不有:没有。
(15)荡桨:划动双桨。
《城西陂泛舟》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杜甫居于长安杜城之时。西陂是当时的游览胜地之一,诗人咏的是所泛之舟,而非诗人泛舟游西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