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来聊得慰怀思,清镜平明见白髭。
明月高楼燕市酒,梅花人日草堂诗。
风光流转何多态,儿女青红又一时。
涧底孤松二千尺,殷勤留看岁寒枝。
《人日有怀愚斋张兄纬文》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劝勉张纬文坚守节操,要像松竹一样,挺立在岁寒之际,其实也是诗人自勉之词,表达了诗人风霜高洁的品质和对蒙古统治者不满之情。全诗采用比兴手法,格调沉郁苍凉,含蕴不尽。
书来聊(3)得慰怀思(4),清镜平明(5)见白髭(6)。
我很怀念你,收到你的来信得到不少安慰,清早照照镜子,胡子白了,人已老了。
明月高楼燕市(7)酒,梅花人日草堂诗(8)。
你住在燕京,明月当空的时候,常上高楼饮酒吧,我却没有那种豪气了,只能当人日梅花开时,读读杜甫的诗篇。
风光流转(9)何多态,儿女青红(10)又一时。
现在正当初春时节,万象更新,春光何等秀丽,年轻的儿女们穿红戴绿,兴致勃勃,一片欢乐景象。
涧底孤松(11)二千尺,殷勤留看岁寒枝(12)。
沟涧下边一株孤松,长得十分茂盛,足有两千尺高,充分显示着它不畏严寒的精神。
(1)人日:旧时风俗,农历正月初七为人日。正月起首的八天内,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
(2)愚斋:张纬,字纬文,号愚斋,太原阳曲人,与诗人友谊很深。
(3)聊:暂且,姑且。
(4)怀思:怀念之情。
(5)清镜平明:晨起照镜。平明,清晨。
(6)髭:最边上的胡子。
(7)燕市:燕京,今北京市。此时张纬文住在燕京。
(8)草堂诗: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曾作有《人日》诗二首。
(9)风光流转:时事变易。
(10)儿女青红:指热闹的春天景象。儿女,指儿女辈,晚一辈,犹言新一代。
(11)涧底孤松:喻宁愿处身卑微也要保持气节。此处化用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12)岁寒枝:古人以岁寒喻世乱,以松、竹、梅为岁寒三友,喻坚持气节的人们。
蒙古太宗乃马真后二年(1243)秋,元好问应元中书令耶律楚材的儿子耶律铸的招请,北游燕京,在燕京与张纬文相聚,是年冬天,他离开燕京,回到忻州,自此与好友张纬文分别。该诗大概是写于蒙古定宗贵由二年(1247),他们分别已经近三年了。《人日有怀愚斋张兄纬文》该诗就是诗人在收到张纬文的书信之后抒写的对朋友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