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星耿耿逼人寒,清漏丁丁画角残。
客泪久从悉外尽,月明犹许醉中看。
栖乌绕树冰霜苦,哀雁横天关塞难。
料得故园今夜梦,随风应已到长安。
《狱中对月》是清代诗人宋琬创作的一首七首律诗,此诗是作者身处囹圄,抒发蒙冤受屈后的孤栖之苦、愤懑之情和对妻子深沉怀念之作。全诗采用了虚实结合、以虚衬实的写法,围绕着诗题,多侧面、多层次叙写,取景典型,用喻贴切,刻画入微,想象合理,因而感人至深,余味不匮。
疏星耿耿(1)逼人寒,清漏(2)丁丁(3)画角残(4)。
逼人的寒气耿耿的星光,漏声丁丁角声悠悠夜正长。
客泪久从悉外尽(5),月明犹许醉中看(6)。
他乡为客愁多泪已流尽,醉眼朦胧只见窗外月光。
栖乌绕树(7)冰霜苦,哀雁(8)横天关塞难。
绕树乌鸦风霜凄苦无栖处,横空哀雁关塞艰难向何方。
料得故园今夜梦(9),随风应已到长安(10)。
遥想故园亲人今夜之梦,定然是随风来到我身旁。
(1)耿耿:明亮的样子。
(2)漏:见黄景仁七绝《癸巳除夕偶成》注。
(3)丁丁:滴漏声。
(4)画角残:军中画角声音凄惨。
(5)客泪久从悉外尽:意为自己老泪纵横,随着无边无际的寒夜和悲苦已经流尽了。
(6)醉中看:看见月亮朦朦胧胧,如同醉后看月。
(7)栖乌绕树: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意为自己有家难回。
(8)哀雁:杜牧《早雁》:“金河秋半虏弦哀,云外惊飞四散哀。”以哀雁比喻人民流离失所。
(9)故园今夜梦:指故乡妻子的梦境。
(10)长安:代指当时京城北京。此二句系运用杜甫《月夜》纯从对面写去的手法。
清顺治末年,山东于七起义。时任浙江按察使的宋琬,因遭族诬陷说与山东登州起义者于七相通,被捕入狱,拘囚三年。《狱中对月》这首诗即是作者当时在狱中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