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一览楼

陈子龙 〔明代〕 陈子龙

危楼樽酒赋蒹葭,南望潇湘水一涯。

云麓半涵青海雾,岸枫遥映赤城霞。

双飞日月驱神骏,半缺河山待女娲。

学就屠龙空束手,剑锋腾踏绕霜花。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九日登一览楼》是明代诗人陈子龙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首联写登高远望,追怀古之屈原以明志,颔联暗示赏景中时间的飞逝,颈联写因光阴似箭而引起的内心忧虑,尾联感叹自己虽有屠龙之术,可惜报国无门。整首诗虚实结合,诗风豪放激昂,体现出诗人壮志难酬、壮心不已的慷慨与悲凉。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1)樽酒(2)蒹葭(3),南望潇湘水一涯。

高楼上我借酒抒怀,遥望云水相隔的那一方。

云麓(4)半涵青海雾(5),岸枫遥映赤城(6)霞。

云间山峰依稀笼罩着大海的雾气,岸边的红枫远映着赤城山的殷红。

双飞日月驱神骏,半缺河山待女娲。

双飞的日月显得那么的神采奕奕,破碎的山河等待着补天的女娲。

学就屠龙(7)空束手,剑锋腾踏绕霜花。

我白白学了屠龙的本领,如今却束手无策,可是我的宝剑却在跳跃, 并闪烁出冰冷的寒光。

注释

(1)危:高。

(2)樽酒:杯酒,此指代借酒抒怀。

(3)蒹葭:原意指芦苇,《诗经》中有《蒹葭》一篇,此指代思念南明政权。

(4)云麓:云山之意。

(5)青海雾:以西北青海之雾代指满清势力已占领了半个江山。青海:古代少数民族聚居地,诗词中常用来代称边地。

(6)赤城:山名,位于今浙江天台县西北,又称“烧山”、“消山”,此代指扶明抗清之决心。

(7)屠龙:比喻有本领,有绝技,代指身怀绝艺而无用武之处。

创作背景

《九日登一览楼》这首诗作于清顺治三年(1647),是重阳日登高纵目时的感慨之作。

拼音版

jiǔdēnglǎnlóu

wēilóuzūnjiǔjiānjiānánwàngxiāoxiāngshuǐ

yúnbànhánqīnghǎiànfēngyáoyìngchìchéngxiá

shuāngfēiyuèshénjùnbànquēshāndài

xuéjiùlóngkōngshùshǒujiànfēngténgràoshuānghuā

作者简介

陈子龙

陈子龙

明末文学家、民族英雄

陈子龙(1608—1647),初名介,字卧子、懋中、人中,号大樽、海士、轶符等。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进士,曾任绍兴推官和兵科给事中,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投水自杀。他是明末的重要作家,诗歌成就较高。诗风悲壮苍凉,充满民族气节。擅长七律,绝句写得也出色。词也相当有成就,开启清词中兴的帷幕。有《陈忠裕公全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