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文
诗人
名句
分类
略缩
/
列表
陈子龙的诗
主题:
叙事
茶
酒
惜时
边塞
读书
怀古
讽刺
友情
爱国
悼亡
赞美
爱情
写景
抒情
咏物
咏史
山水
田园
战争
思乡
离别
送别
孤独
励志
哲理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写花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桃花
梨花
荷花
梅花
牡丹花
油菜花
羁旅
竹
作者:
李白
苏轼
杜甫
李清照
王守仁
岳飞
陶渊明
白居易
纳兰性德
辛弃疾
王安石
于谦
王维
诸葛亮
范仲淹
李煜
欧阳修
曹操
陆游
韩愈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陈子龙
明末文学家、民族英雄
陈子龙(1608—1647),初名介,字卧子、懋中、人中,号大樽、海士、轶符等。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进士,曾任绍兴推官和兵科给事中,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投水自杀。他是明末的重要作家,诗歌成就较高。诗风悲壮苍凉,充满民族气节。擅长七律,绝句写得也出色。词也相当有成就,开启清词中兴的帷幕。有《陈忠裕公全集》。
易水歌
诉衷情·春游
江城子·病起春尽
蝶恋花·春日
浣溪沙·杨花
念奴娇·春雪咏兰
点绛唇·春闺
唐多令·寒食
山花子·春愁
九日登一览楼
小车行
渡易水
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谒金门·五月雨
秋日杂感
浣溪沙·五更
画堂春·雨中杏花
幽兰草·序
春日早起
仲夏直左掖门送彝仲南归
天仙子·古道棠梨寒恻恻
更漏子·愁眉晓
潼关
少年游·春情
从军行·其二
蝶恋花·才与五更春梦别
仲春田居即事·其三
长相思·西湖雨中
玉蝴蝶·才过十三春浅
天仙子·十二画屏围楚岫
如梦令·绮阁沉沉烟重
仲春田居即事·其四
蝶恋花·金屋珠楼多遍了
杂诗四首·其四
如梦令·醽醁宜春瑶瓮
仲春田居即事·其一
青玉案·海棠枝上流莺啭
忆秦娥·杨花
桃源忆故人·小楼极望连平楚
晚秋杂兴三首·其二
虞美人·杂咏
虞美人·枝头残雪余寒透
蝶恋花·袅袅花阴罗袜软
会葬夏瑗公二首·其二
边词二首·其一
仲春田居即事·其六
仲春田居即事·其五
杂诗四首·其二
杂诗四首·其三
虞美人·镜
临江仙·小春
望江南·思往事
望江南·无限意
点绛唇·黄昏
醉桃源·题画
杂诗四首·其一
如梦令·天上仙裾无缝
如梦令·红烛逢迎何处
蝶恋花·落叶和舒章
蝶恋花·春闺
彭舍人因万年少乞予作催妆诗,戏赠二律
七夕
紫石上人精舍·其二
仲春田居即事·其二
边词二首·其二
晚秋杂兴三首·其一
清平乐·绣帘花散
紫石上人精舍·其一
仲春田居即事·其七
晚秋杂兴三首·其三
画堂春·艳阳深染杏花梢
踏莎行·春寒
同祁世培侍御泛镜湖
小重山·忆昔
醉花阴·绣幕屏山红影对
三洲歌
会葬夏瑗公二首·其一
如梦令·烟景霏微阴洞
踏莎行·寄书
丑奴儿令·春水
杜鹃行
寒月
锡山即事
赋得浣纱石
蓦山溪·寒食
高寓公书来询予近况余适从石斋先生筑讲坛于大涤山留连竟日遂书此报之
桃源夜遇郑超宗落第还维扬
苦雨
醉红妆·咏萤
野望
上巳同王太守毕郡丞李别驾脩禊兰亭效古
遇桐城方密之于湖上,归复相访,赠之以诗
冬涉曹娥江
居庸
八月大风雨游泖塔
见新燕
归德侯朝宗书来盛称我土人士之美兼慨世事诗以酬之
交河
辽事杂诗
冯留仙巡抚天津邺仙拜少司马一时命下赋寄
紫玉歌
送吴峦稚司李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