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唐代〕 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是唐代诗人岑参送别封常清西征之作,是写边地战争的诗歌。此诗直写军情战事,写战局之凶险与气候之严酷,反衬出唐军誓师出征之声威与高昂士气,表现出全军将士坚韧不拔、雄视一切的豪迈气概。起首六句先写战前两军对垒的紧张状态;紧接四句写白昼出师接仗;然后写奇寒与牺牲,讴歌将士抗敌奋不顾身;末四句照应题目,预祝凯旋,以颂扬作结。全诗有描写,有烘托,有想象,有夸张,手法多样,结构严谨,抑扬顿挫,情调激昂,充满浪漫主义激情和边塞生活的气息,生动地反映了盛唐时期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轮台城头夜吹(1),轮台城北(2)头落。

轮台城头夜里吹起号角,轮台城北旄头星正降落。

羽书(3)昨夜过渠黎(4),单于已在金山(5)西。

军书昨夜连夜送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以西入侵。

戍楼(6)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从哨楼向西望烟尘滚滚,汉军就屯扎在轮台北境。

上将(7)(8)西出征,平明(9)吹笛大军行。

上将手持符节率兵西征,黎明笛声响起大军起程。

四边伐鼓(10)雪海(11)涌,三军(12)大呼阴山(13)动。

战鼓四起犹如雪海浪涌,三军呐喊阴山发出共鸣。

虏塞(14)兵气(15)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敌营阴沉杀气直冲云霄,战场上白骨还缠着草根。

剑河(16)风急雪片阔,沙口(17)石冻马蹄脱。

剑河寒风猛烈大雪鹅毛,沙口石头寒冷马蹄冻脱。

亚相(18)勤王(19)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20)

亚相勤于王政甘冒辛苦,立誓报效国家平定边境。

古来青史(21)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古来青垂史名屡见不鲜,如今将军功名胜过古人。

注释

(1)角:军中乐器,吹奏以报时,类似今日的军号。

(2)旄:节旄,军权之象征。古代出征的大将或出使的使臣,都以节旄用以标明身份的信物,为君王所赐。节旄用金属或竹子做成,而以牦牛尾装饰在端部,称旄。

(3)羽书:即羽檄,军中的紧急文书,上插羽毛,以表示加急。

(4)渠黎:汉代西域国名,在今新疆轮台东南。

(5)金山:指乌鲁木齐东面的博格多山,一说指阿尔泰山。

(6)戍楼:军队驻防的城楼。

(7)上将:即大将,指封常清。

(8)旄:节旄,军权之象征。古代出征的大将或出使的使臣,都以节旄用以标明身份的信物,为君王所赐。节旄用金属或竹子做成,而以牦牛尾装饰在端部,称旄。

(9)平明:一作“小胡”。

(10)伐鼓:一作“戍鼓”。

(11)雪海:西域湖泊名,在天山主峰与伊塞克湖之间。

(12)三军:泛指全军。

(13)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14)虏塞:敌国的军事要塞。

(15)兵气:战斗的气氛。

(16)剑河:地名,在今新疆境内。一说即今俄罗斯境内的叶尼赛河上游。

(17)沙口:一作“河口”,地理位置待考。或指剑河河口。

(18)亚相:指御史大夫封常清。在汉代御史大夫位置仅次于宰相,故称亚相。

(19)勤王:勤劳王事,为国效力。

(20)静边尘:犹言平定边患。

(21)青史:史籍。古代以竹简记事,色泽作青色,故称青史。

创作背景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此诗作于公元754年(唐玄宗天宝十三载)或755年(天宝十四载),当时岑参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判官,是为封常清出兵西征而创作的送行诗。此诗与《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系同一时期、为同一事件、馈赠同一对象之作。

拼音版

lúntáifèngsòngfēngchūshī西zhēng

lúntáichéngtóuchuījiǎolúntáichéngběimáotóuluò

shūzuóguòchánzàijīnshān西

shùlóu西wàngyānchénhēihànbīngtúnzàilúntáiběi

shàngjiàngyōngmáo西chūzhēngpíngmíngchuījūnxíng

biānxuěhǎiyǒngsānjūnyīnshāndòng

sàibīngliányúntúnzhànchǎngbáicháncǎogēn

jiànfēngxuěpiànkuòshākǒushídòngtuō

xiāngqínwánggānxīnshìjiāngbàozhǔjìngbiānchén

láiqīngshǐshuíjiànjīnjiàngōngmíngshèngrén

作者简介

岑参

岑参(诗雄)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岑参(717—770),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出身于官僚家庭,但父亲早死,家道衰落。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天宝年间,两度出塞,居边塞六年,颇有雄心壮志。安史乱后回朝,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转起居舍人等职,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与高适并称“高岑”。其诗题材广泛。有《岑嘉州诗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