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初雨后寻愚溪》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鲜明地表达出诗人寂寞的心灵世界,显示出解脱世俗尘网的束缚、超越人世间烦扰与困惑的崭新的精神风貌。全诗营造了宁静淡远的意境,显示了豁达乐观的心态。
悠悠(2)雨初霁(3),独绕清溪曲(4)。
下了很久的雨终于开始转晴,独自围绕着清澈的小溪而行。
引杖试荒泉(5),解带围新竹(6)。
用拐杖试探荒野中泉水的深浅,解下带子把嫩竹围起。
沉吟(7)亦何事,寂寞固所欲(8)。
为什么喜欢在这里徘徊沉吟,孤独与寂寞本来就是我的追求。
幸此息(9)营营(10),啸歌静(11)炎燠(12)。
有幸来到这里免去了官场的谋求,大声唱着歌来缓解炎热的气候。
(1)愚溪:即冉溪,在今湖南零陵。
(2)悠悠:连续不断。
(3)霁:指雨后或雪后转晴。
(4)清溪曲:弯弯曲曲的清溪。
(5)试荒泉:指用手杖试探泉水的浅深。
(6)围新竹:解下衣带拴在新长的竹子上。围,缠绕在。
(7)沉吟:指深沉的叹息。
(8)固所欲:本来是自己所想要的。
(9)息:停止。
(10)营营:谋求,奔走钻营。《诗经·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毛传:“营营,往来貌。”
(11)静:清静,消除。
(12)炎燠:炎热。谢朓《出下馆》:“麦候始清和,凉雨销炎燠。”
《夏初雨后寻愚溪》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当时柳宗元在永州(治今湖南零陵)司马任上。柳宗元在唐顺宗永贞元年(806)被贬为永州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