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前鹦鹉洲,梦中浑似昔时游。
苍山斜入三湘路,落日平铺七泽流。
鼓角沉雄遥动地,帆樯高下乱维舟。
故人虽在多分散,独向南池看白鸥。
《梦武昌》是元代诗人揭傒斯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前六句写景,显得苍茫悠远;后两句抒写思故人归林泉的情怀,韵味恬淡而又耐人思索。此诗抒写了武昌的山川之壮美以及风土之奇异,表达了作者对故土与故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瑰丽,风格凝重,显示了较高的艺术水准。
黄鹤楼(1)前鹦鹉洲(2),梦中浑似(3)昔时游(4)。
一梦回到黄鹤楼跟鹦鹉洲,又同昔日那般游玩了一番。
苍山斜入三湘(5)路,落日平铺七泽(6)流。
苍山深入到三湘的大路间,落日铺满了七泽的水面。
鼓角沉雄遥动地,帆樯高下乱(7)维舟(8)。
傍晚城头鼓角声齐响,遥传四方、撼动大地;人们系舟江浜之时,千帆万樯排列得高下参差,令人目不暇接。
故人虽在多分散,独向南池看白鸥。
昔日朋友虽然都在但因分散而难聚首,只能独自面向南池看那白鸥嬉戏。
(1)黄鹤楼:三国时吴国所建的楼名,历代屡有兴毁。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蛇山的黄鹄矶头。黄鹤,即黄鹄。
(2)鹦鹉洲:在今武汉市西南长江中,但今鹦鹉洲已非宋以前故地。
(3)浑似:全似。
(4)昔时游:揭傒斯曾在大德四年(1300)前后从江西北上湘、汉间游历,时年二十多岁。
(5)三湘:湘水从发源至与漓水合流后称漓湘,中游与潇水合流后称潇湘,下游与蒸水合流后称蒸湘,总名三湘。这里代指今湖南一带地。
(6)七泽:指楚地诸湖、云梦古泽。
(7)乱:交错。
(8)维舟:系船。
作者青年时期曾漫游湘汉,结交了一批文人学者,并受到湖南、湖北道的执政赵淇、程钜夫、卢挚等人的赏识,后来即由程钜夫、卢挚推荐,入翰林院任编修。因此,他对武昌旧游十分怀念。《梦武昌》此诗也写于这样的背景下,以“梦武昌”为题,全诗所写皆梦中情景,亦即“昔时游”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