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山人归嵩山

李白 〔唐代〕 李白

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

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

尔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

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送杨山人归嵩山》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为送别友人而作,诗人对杨山人这位志同道合者的离别,抚今忆昔,感慨倍增。全诗紧扣诗题,通过色彩鲜明的画面,把送别之意、惜别之情表达出来,其构思新奇,如镜花水月,亦真亦幻,表现了诗人惊人的创造力。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我有万古宅,嵩阳(3)玉女峰(4)

我有万古不坏的仙宅,那就是嵩山之阳的玉女峰。

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

那挂在东溪松间的一片明月,一直留在我的心中。

(5)(6)仙草,菖蒲(7)花紫(8)

杨先生您又要去那里采集仙草,去攫食紫花的昌蒲保持青春的面容。

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9)

年底时我将到嵩山之阳拜访您,您可能正在青天上乘着白龙来相迎。

注释

(1)杨山人:姓杨的隐士。其生平事迹不详,李白有《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诗,高适集中也有《送杨山人归嵩阳》诗,这里的杨山人当同为一人。

(2)嵩山:五岳之一,位于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北。

(3)嵩阳:嵩山之南。

(4)玉女峰:嵩山支脉太皇山二十四峰之一,因峰北有石如女,故名。

(5)尔:你,指杨山人。

(6)掇:拾取。

(7)菖蒲:多年生水生草本,有香气,根可入药,初夏开黄花,果实红色。相传嵩山石上菖蒲,一寸九节,服了可长生不老。晋代葛洪《抱朴子·仙药》载:“韩终服菖蒲十三年,身生毛,日视书万言,皆诵之,冬袒不寒。又菖蒲须生石上,一寸九节以上,紫花者尤善焉。”

(8)茸:草初生貌。这里形容蒲花。

(9)骑白龙:飞升成仙之意。用东汉瞿武故事。据《广博物志》载:东汉瞿武七岁便专服黄精紫芝,入峨眉山修道,由天竺真人授以仙诀,乘白龙成仙。

创作背景

《送杨山人归嵩山》这首诗写作于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初年,当时李白在长安。杨山人大约是李白早年“访道”嵩山时结识的朋友。李白《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一诗云:“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章紫绶束相趋。当时结交何纷纷,片言道合唯有君。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在朱紫盈门的境遇里,与之言行契合的只有这位杨山人,可见两人情谊之深。如今这位志同道合者就要离去,诗人抚今忆昔,感慨倍增,因作此诗以赠。

拼音版

sòngyángshānrénguīsōngshān

yǒuwànzháisōngyángfēng

chángliúpiànyuèguàzàidōngsōng

ěrduōxiāncǎochānghuārōng

suìwǎnhuòxiāngfǎng访qīngtiānbáilóng

作者简介

李白

李白(诗仙)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