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征

杜甫 〔唐代〕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南征》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既是杜甫晚年悲苦生活和忧国忧民思想的体现,又是诗人对自己的诗作充满自信和自负的自我鉴定。首联写南行途中的春江景色,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颔联写诗人晚年颠沛流离,浪迹天涯的悲辛生活,面对美景而只能潸然泪下;颈联道出了诗人虽身处逆境,但报效朝廷的热忱未减的情怀;尾联是诗人晚年对自己一生思想及悲剧命运的总结,知音难寻而始终相信会有知音真的理解自己。这首诗描写轻松欢快、而抒情深刻悲痛,富有艺术感染力。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春岸桃花水(1)云帆(2)枫树林。

桃花汛涨平了湘江两岸,飘忽如云的白帆驶过枫林。

偷生长避地(3)适远(4)沾襟(5)

为了活命我经常到异地去避难,如今又漂泊远方一路上泪洒衣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6)北望心。

当此年老多病乘丹南行的时候,一颗向北的心啊永念皇恩。

百年(7)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我苦苦地写了一辈子诗歌,可叹至今还没有遇到一个知音。

注释

(1)桃花水:桃花盛开时节江河涨水。又名‘“桃花汛”。

(2)云帆:白帆。

(3)避地:避难而逃往他乡。

(4)适远:到远方去。

(5)沾襟:浸湿衣襟,指伤心落泪。

(6)君恩:指唐代宗之恩。代宗曾对杜甫两次授官(补京兆功曹和检校工部员外郎)。君,指唐代宗。

(7)百年:人的一生,一辈子。

创作背景

《南征》这是诗,是唐代宗大历四年(769)春杜甫由岳阳去往长沙时所作。诗人此行是想要到衡州投靠老友韦之晋。船开之后,诗人深感自己贫病的境遇,还朝和归乡都没有希望,于是赋此诗以遣怀。

拼音版

nánzhēng

chūnàntáohuāshuǐyúnfānfēngshùlín

tōushēngzhǎngshìyuǎngèngzhānjīn

lǎobìngnánzhēngjūnēnběiwàngxīn

bǎiniánwèijiànyǒuzhīyīn

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诗圣)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