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诗二首》是汉末文学家应玚所作的组诗作品。这二首五言皆是抒发行役思乡的离愁别绪。与建安其他诗人作品相比,显得含蓄内在些,更富于和雅的文士气。《别诗二首》虽非激昂不平之体,但仍然是用血和泪写成的慷慨苍凉的人生悲歌。全诗感叹自己飘零的身世,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人生的无限眷恋和对家乡故土的真切思念。同时,诗中萦绕着一种感叹人生如长河之水、流逝不返的忧伤。诗风平淡自然,清新无奇,完全是诗人真情实感的自然吐露。
浩浩(1)长河水,九折(2)东北流。
黄河的流水,浩浩荡荡,屈曲九折流向东北。
晨夜赴沧海(3),海流亦何抽(4)。
它日日夜夜,奔流不息,直奔沧海,而沧海横流又有巨大抽引力,使黄河水流无法停歇。
远适(5)万里道,归来未有由(6)。
远行万里,不知归期。
临河累(7)太息(8),五内(9)怀伤忧。
登临大河,只能一再叹息。心中充满了无限的乡思,充满了悲伤和忧虑。
(1)浩浩:水势浩荡的样子。
(2)九折:形容曲折很多。
(3)沧海:碧青的大海。
(4)抽:引出。
(5)远适:远行。
(6)由:因缘。
(7)累:通假字,同“屡”。
(8)太息:即长声叹息。太,通大。
(9)五内:指人的五腑六脏,此是说内心忧伤。
该诗为离别故乡,亲友分手,作于临河的途中。作于何时难以考察,不过从曹植《送应氏诗》可以得到一点启发。黄节考证曹植《送应氏二首》作于汉建安十六年,随曹操西征马超,道过洛阳,送应氏北游,送别赋。应玚在《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中说,“往春翔北土,今冬客南淮。”曹丕任五官中郎将亦在建安十六年,由此可推知应玚北游至邺城,投奔当时留守的曹丕。曹操于建安十七年正月回邺城,十月东征孙权,应玚从征,所以说“今冬客南淮。”那么这首别诗即是写于建安十六年,与曹植送别诗为先后之作,以此别诗答曹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