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林逋 〔宋代〕 林逋

底处凭阑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

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是宋代诗人林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孤山寺端上人房所见的日暮秋景,表现了诗人的恬淡心境以及对隐居生活的眷恋。此诗比喻贴切,意境幽寂。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底处(4)(5)(6)然,孤山(1)塔后阁西(7)

黄昏时分,凭栏何处,思绪才如此飘渺无际?就在那孤山塔后小阁西边幽僻的僧房。

阴沉画轴林间寺(8)零落棋枰葑上田(9)

纵目远眺,映入眼帘的森森树林,阴阴寺院,暗淡得像一帧退了色的古画;而葑田块块,在水面上零星飘荡,又仿佛是棋盘上割下来的方格子。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秋色苍然,万物萧索,惟有归鸟偶尔掠过;夕阳西沉,安谧、朦胧,但见寒烟缕缕升起。

迟留更爱吾(10)近,只待重来看雪天。

更爱它与我的庐舍邻近。等那雪花纷飞之时,我要重来,观赏那银装素裹的景致。

注释

(1)孤山:指浙江杭州西湖的孤山,时诗人隐居在此。

(2)端上人:名端的和尚。上人:佛教称具备德智善行的人。用作和尚的尊称。

(3)写望:写望见之景。

(4)底处:何处。

(5)阑:同“栏”,栏杆。

(6)眇:通“渺”,远貌。此处指思绪悠长。

(7)偏:侧。

(8)阴沉画轴林间寺:意谓色泽黯淡的林间寺庙像一幅画。阴沉:色泽黯淡。

(9)零落棋枰葑上田:意谓零星飘在水面上的一块块架田就像棋盘上的方格子。枰(píng):棋盘。此处以棋盘方格喻架田。葑(fèng)上田:葑,菰根,即茭白根。葑上田,又称架田,在沼泽中以木作架,铺上泥土及水生植物而浮于水上的农田。

(10)庐:房舍。

创作背景

诗人林逋隐居杭州时,结庐西湖之孤山。孤山之上有孤山寺,这是他常常喜欢登览的胜地。《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此诗是诗人在一个秋日的傍晚,在孤山寺端上人房饱览风景时有感而作。

拼音版

shānduānshàngrénfángxiěwàng

chùpínglánmiǎoránshānhòu西piān

yīnchénhuàzhóulínjiānlíngluòpíngfēngshàngtián

qiūjǐngyǒushífēiniǎoyángshìhányān

chíliúgèngàijìnzhǐdàizhòngláikànxuětiān

作者简介

林逋

林逋

北宋著名隐逸诗人

林逋(967—1028),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早年浪迹在江淮一带,后归杭州,隐居孤山二十年,种梅养鹤,终身不娶,也不做官。旧时称其“梅妻鹤子”,卒谥和靖先生。其诗风格淡远。与钱易、范仲淹、梅尧臣、陈尧佐均有诗相酬答。有《林和靖诗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