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宿

汤显祖 〔明代〕 汤显祖

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

波光水鸟惊犹宿,露冷流萤湿不飞。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江宿》是明代诗人汤显祖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前二句写秋江所见远景,残月西垂,渔火稀疏,残月微光,映照树梢,四处呈现万籁俱寂的宁静景象。后二句写秋江近景,鸟宿萤湿,苍林隐约。此诗描写秋江夜宿中所见景象,选景典型,描写细腻,真实生动,深切感人,使人如置身其中。表现了诗人夜宿秋江十分复杂的心绪。全诗以深邃广阔的意境,形象地写出了秋夜的静幽与清寒。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寂历(1)秋江渔火(2)稀,起看残月(3)映林(4)

深夜,寂寞的秋江上渔火疏稀,起来看到半轮残月的光辉,映照树林上也很暗微。

波光水鸟惊(5)宿,露冷流萤(6)湿(7)不飞。

水面闪动的波光,把水鸟惊醒后,它们又睡宿,冰凉的露水沾湿了萤火虫的翅膀,它们也不起飞。

注释

(1)寂历:寂寞、冷落。

(2)渔火:夜间渔船上的灯火。

(3)残月:这里指下弦月。

(4)微:隐约,微弱,这里指残月的清淡光芒。

(5)犹:仍然。

(6)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7)湿:浸湿。

创作背景

秋江寂寂,渔船上灯火点点。诗人夜宿江船一觉醒来,一尘不染、安静祥和的夜景便呈现在眼前,诗人想起自身屡遭贬谪,官场黑暗的现状,心绪十分复杂,便写下了《江宿》这首诗。

拼音版

jiāng宿

qiūjiānghuǒkàncányuèyìnglínwēi

guāngshuǐniǎojīngyóu宿lěngliúyíngshī湿fēi

作者简介

汤显祖

汤显祖

明代戏曲家、文学家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别署清远道人。三十四岁考中进士。历任南京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礼部祠祭司主事等职。万历十九年(1591)因上章抨击朝政,被贬广东徐闻典史。两年后量移浙江遂昌知县,抑制豪强,关心民生疾苦,颇多善政。万历二十六年(1598)春弃官归里,致力戏曲创作。汤显祖深受“左派王学”影响,反对程朱理学,批判拟古主义的文学,追求个性解放。他留下了丰富的作品,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尤其是戏剧史上有重要地位。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