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蓬子

鲁迅 〔近代〕 鲁迅

蓦地飞仙降碧空,云车双辆挈灵童。

可怜蓬子非天子,逃去逃来吸北风。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赠蓬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32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收录于《鲁迅全集》。这首诗用戏谑的语调,幽默地描写了穆木天妻儿在“一·二八”战乱中流离失所,找寻丈夫的经历,以及其友姚蓬子难以伸出援手,仍然要继续到处奔走的窘况,妙趣横生。对穆、姚二家的境遇,鲁迅身受感同,是非常悲愤的,但在此诗的描写中表现的却是轻松的诙谐口气。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蓦地(1)飞仙(2)降碧空,云车(3)双辆(4)灵童(5)

麦女士战乱中夫妻失散忧心忡忡,她突然像仙女般降自天空,犹如乘驾两辆云车翩翩而来,还携带着稚弱无知的仙童。

可怜蓬子非天子(6),逃去逃来吸北风(7)

可惜只见到见难不济的姚蓬子,她到姚家寻夫无着只是一场空,只好仍在上海洋场上找来找去,饥寒交迫奔命在战乱之中。

注释

(1)蓦地:突然。

(2)飞仙:戏指穆木天的妻子麦广德。

(3)云车:仙人所乘的车。

(4)挈:携带。

(5)灵童:仙童,戏称麦广德的儿子。

(6)天子:指古代神话中驾八骏西游的穆天子,即周穆王。此是对穆木天的戏称。

(7)吸北风:口语,形容挨冻受冷的样子。

创作背景

1932年1月28日夜,日军在上海发动侵华战争。当时住在上海北四川路的穆木天的妻子麦广德寻找丈夫。姚蓬子陪同麦广德母子,到鲁迅寓所寻找穆木天,未果。母子俩只得继续奔波找穆木天。应姚蓬子的请求,鲁迅根据麦广德母子在“一·二八”战乱中避难寻亲的经历,表面上调侃姚蓬子见难不救,实则感慨时局艰难,即事遣兴,写下了《赠蓬子》此诗。

拼音版

zèngpéngzi

fēixiānjiàngkōngyúnchēshuāngliàngqièlíngtóng

liánpéngzifēitiānzitáotáoláiběifēng

作者简介

鲁迅

鲁迅

现代文学的奠基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等18部。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称为“民族魂”。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