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衫湿遍·悼亡

纳兰性德 〔清代〕 纳兰性德

青衫湿遍,凭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在银釭。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

咫尺玉钩斜路,一般消受,蔓草残阳。判把长眠滴醒,和清泪、搅入椒浆。怕幽泉、还为我神伤。道书生簿命宜将息,再休耽、怨粉愁香。料得重圆密誓,难禁寸裂柔肠。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青衫湿遍·悼亡》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词作,这是一首悼念词,词的上片写词人对妻子亡故的悲伤程度;下片屈曲顿挫地抒写词人对妻子的深情。全词通过寄思有端,凄婉哀怨,表达了词人对亡妻的哀思之情。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青衫湿遍(1),凭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头扶病(2),剪刀声、犹在银釭(3)。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

想到你,泪水就将我的青衫衣襟打湿!你对我的真情和关慰,点点滴滴我又怎能忘记呢?半个月前你还带病而强打着精神做事,当时你剪灯花的声音现在还仿佛留在银灯边。回想起来,你生性胆小,连一个人在房子里都害怕,可如今你却在那冷冷的幽暗的灵柩里,独自伴着梨花影,受尽了凄凉。我愿意为你的灵魂指路,让你的魂魄再一次到这回廊里来。

咫尺玉钩斜(4)路,一般消受,蔓草残阳。(5)长眠(6)滴醒,和清泪、搅入椒浆(7)。怕幽泉(8)、还为我神伤。道书生簿命宜将息(9),再休耽、怨粉愁香(10)。料得重圆密誓,难禁寸裂柔肠。

你我近在咫尺,正一样地消受着这夕阳晚照下的荒原凄景。我愿用我的热泪和着祭祀的酒浆把你滴醒,让你又活转过来,可又怕你醒来后继续为我伤神,你定然会说:你书生命太薄,应该多多保重,不要再耽于儿女情了!但我却记得你我曾有过的密誓,现在想来那誓言真的难以实现了,想到这一切又怎能不叫人肝肠寸断呢?

注释

(1)青衫湿遍:词牌名。纳兰性德首创,押平声韵。双调,上下片各五句,押平声韵。全词一百二十二字。

(2)扶病:带着病而行动做事。

(3)银釭:银灯。古代以油灯照明,贵族大家多用银制灯台,故称银釭。

(4)玉钩斜:随代葬埋宫女的墓地。《陈无己诗话》:“广陵亦有戏马台下路号玉钩斜。”这里是指亡妻的灵寝所在地。

(5)判:同“拚”。此处甘愿之意。周邦彦《解连环》:“拚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6)长眠:指亡妻已死。

(7)椒浆:即椒酒,以椒实浸制之酒,多于元旦饮用。这里是指祭奠之酒浆。

(8)幽泉:墓穴,代指亡妻。

(9)将息:保重、调养之意。

(10)怨粉愁香:粉香,代指女人。怨粉愁香是喻指男女间的恩怨私情,这里借指与妻往日的浓情密意。

创作背景

《青衫湿遍·悼亡》这首词作于康熙十六年(1677)六月,时卢氏已亡故半个月。卢氏的早亡使纳兰精神上受到极大的打击,词人为了寄托对亡妻深深的哀思,故作下此词。

文学赏析

《青衫湿遍·悼亡》这首词,是纳兰容若的第一首悼亡词。

上阕“青衫湿遍”第一句就表明了词人悲痛的程度。眼泪把他的衣服都浸的湿透了,这是怎样的一种悲痛,又是怎样的一种凄凉,才能把衣服都湿透。“凭伊慰我,忍便相忘。”凭你对我的一片真情和安慰,我又怎能忍心把你忘记呢。这开头的两句就把全词的那种哀伤的基调奠定了。“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在银釭。”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妻子逝世的时间才只有半个月。半个月前,她还在自己身边,就在自己眼前,带着病在灯下,强打着精神做事。而今却是阴阳两隔,空留自己独自在回想。“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回忆起你从前生性胆小,连一个人在房间都害怕,可如今你却在那冰冷幽暗的灵柩里,独自伴着梨花影,受尽凄凉。这几句体现了词人对亡妻的挚爱以及对其浓烈的思念之情,于是词人把自己满腔的愁怀,全部都寄托在梦幻中,希望亡妻能认识回家的路,到梦中与自己相聚。

下阕仍是抒发了词人的哀婉深情。“咫尺玉钩斜路,一般消受,蔓草残阳”,这里作者猜想,此时的你,一定也和我一样,“一般消受”这肝肠寸断之苦了。“咫尺”两字有“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之意,似有东坡“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之态,然而后者还能“相顾”,前者却是天人永隔了。

至此词人对其妻子的思念达到了高潮,可以看出他是如何疯狂的思念着亡妻,竟然幻想着用眼泪去唤醒她和自己相见。“怕幽泉、还为我神伤。道书生薄命宜将息,再休耽、怨粉愁香。”在这里词人的笔锋一转,站在妻子的角度想,又怕长眠地府的妻子还在为自己神伤。定会说,书生你太命薄,应该自己多多保重,不要再耽误于儿女情长了!最后一句“料得重圆密誓,难尽寸裂柔肠。”词人记得夫妻俩所有的密誓,但是那些誓言已经不能够实现,想到这真是令人肝肠寸断。这整首词里字字句句都渗透了词人对亡妻刻骨铭心的思念,也看出了词人那种凄楚的心境。而纳兰的词风的婉丽凄清也正是来自于他们夫妻二人的情深意长。“青衫”、“银釭”、“梨花影”、“回廊”、“玉钩斜路”、“蔓草残阳”、“清泪”、“椒浆”等凄淡无聊的意象,在诗里组接成一幅完整的艺术画面,读来更是让人令人荡气回肠。这些意象大都是一种忧伤的感觉,透出一些悲凉的气氛,单看这些词,一种凄清感就扑面而来。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清代词人,清词三大家之一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大学士明珠长子。出生于满州正黄旗。自幼天资聪颖,18岁考中举人。公元1676年中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诗文均很出色,尤以词作杰出,著称于世。曾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后更名为《饮水词》。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