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陆游 〔宋代〕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是南宋词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记梦,写梦游中他来到前线,清笳四起,铁骑无声,关塞雄丽,一派清寒肃穆的边塞军旅生活场面。下片抒情,对孤苦寒灯,听凄切漏声,看斜月清冷,感慨功名未就,悲叹鬓发花白,却依然执着自信,壮志不老。全词以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对比,来抒写词人至死不衰的爱国激情,颇具沉雄悲壮之美。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雪晓(3)清笳(4)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5)望似水。想关河(6)雁门(7)西,青海(8)际。

在雪花纷飞的清晨,四周军营吹起了凄清响亮的笳声,梦境里,不知是什么地方?披着铁甲的骑兵肃静无声,看去就像一股洪流那样奔驰。想起沦陷中的关塞山河,雁门关外,青海湖边。

睡觉(9)寒灯里,(10)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11)。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一觉睡醒人还在寒灯淡光的深夜里,夜将尽天快亮,明月已斜照西窗。我相信自己能像班超那样在万里之外为国立功封侯。有谁能知道我呢?鬓发已经斑白,收复中原的爱国之心却未死。

注释

(1)夜游宫:词牌名,又名“新念别”等,双调五十七字,上下片各六句四仄韵。

(2)师伯浑:师浑甫,字伯浑,四川眉山人,作者友人。

(3)雪晓:下雪的早晨。

(4)清笳:清凉的胡笳声。笳:古代号角一类的军乐。

(5)无声:古代夜行军,令士卒口中衔枚,故无声。

(6)关河:关塞、河防。

(7)雁门:即雁门关,在今山西省代县西北雁门山上。

(8)青海:即青海湖,在今青海省。青海际,青海湖边。与雁门一样都是古代边防重地。

(9)睡觉:睡醒。

(10)漏:滴漏,古代用铜壶盛水,壶底穿一孔,壶中水以漏渐减,所以计时。漏声断,滴漏声停止,则一夜将尽,天快亮了。

(11)自许封侯在万里:是说自信能在万里之外立功封侯。《后汉书·班超传》记载,班超少有大志,投笔从戎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后来在西域建立大功,官至西域都护,封定远侯。这里表示要取法班超。

(12)鬓残:喻衰老。

创作背景

《剑南文集》卷十四《师伯浑文集序》云:“乾道癸巳,予自成都适犍为,识隐士师伯浑于眉山。一见,知其天下伟人。伯浑自少时名震秦蜀,东被吴楚,一时高流皆尊慕之,愿与交。”乾道癸巳即乾道九年(1173),犍为即嘉州(今四川乐山)。可知师伯浑是陆游乾道九年自成都赴嘉州知州任时在眉山结识的一位蜀中高士。淳熙元年(1174)春陆游离嘉州。和师伯浑饯别于青衣江上。后四年师伯浑病逝,《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此词当作于这期间。

拼音版

yóugōng··mèngshīhún

xuěxiǎoqīngjiāluànmèngyóuchùzhītiěshēngwàngshuǐxiǎngguānyànmén西qīnghǎi

shuìjuéhándēnglòushēngduànyuèxiéchuāngzhǐfēnghóuzàiwànyǒushuízhībìnsuīcánxīnwèi

作者简介

陆游

陆游

南宋爱国诗人,中兴四大诗人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他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存诗9300多首,是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